不是篮舆安稳,只应神物护持

不是篮舆安稳,只应神物护持

诗句读音
只应神物护持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zhī|zhǐ1|4shén4hù chí
不是篮舆安稳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bú shìlán yúān wěn

不是篮舆安稳,只应神物护持释义

【只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諸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掌氏切,音紙。《說文》語已詞也。《詩·鄘風》母也天只,不諒人只。《左傳·襄二十七年》諸侯歸晉之德只。又《詩·王風》其樂只且。《箋》言其自樂此而已。又《小雅》樂只君子。《箋》只之言是也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明有只好仁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章移切《韻會》支移切,音支。《廣韻》專辭。又《五音集韻》之日切,音質。本之爾切,無質音,今讀若質,俗音新增。又《韻會小補》章忍切,音軫,引集韻云:只通作軹,莊子大宗師,而奚來爲軹。○按《集韻》軹註,無只通作軹之明文,雖字義相同,實非一字,《韻

【应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陵切,音膺。《說文》當也。从心聲。《徐曰》,鷹字也。本作,今作應。又料度辭也。《唐詩》應須,祇應,皆是也。又《周語》其叔父實應且憎。《註》猶受也。又國名。《括地志》故應城,因應山爲名,在汝州葉縣。又姓。出南頓,本周武王後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邗晉應韓,武之穆也。漢有應曜,與四皓偕隱,曜獨不出,八代孫應劭,集解漢書。又通作膺。《書·武成》誕膺天命。《註》當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證切,音譍。《集韻》答也。《廣韻》物相應也。《易·咸卦》二氣感應以相與。又樂名。

【神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食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乗人切,音晨。《說文》天神,引出萬物者也。《徐曰》申卽引也,天主降氣,以感萬物,故言引出萬物。又《皇極經世》天之神棲乎日,人之神棲乎目。又神明。《書·大禹謨》乃聖乃神。《孔傳》聖無所不通,神妙無方。《易·繫辭》隂陽不測之謂神。《王弼云》神也者,變化之極,妙萬物而爲言,不可以形詰。《孟子》聖而不可知之謂神。又鬼神。陽魂爲神,隂魄爲鬼。氣之伸者爲神,屈者爲鬼。又諡法。《史記》民無能名曰神。又姓。漢騎都尉神矅。又升人切,音伸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神荼副焉。《註》海中神名。神,音

【物】《唐韻》文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文拂切,音勿。《說文》萬物也。牛爲大物。天地之數,起於牽牛,故从牛。勿聲。《玉篇》凡生天地之閒,皆謂物也。《易·乾卦》品物流形。又《无妄》先王以茂對時,育萬物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九貢,九曰物貢。《註》物貢,雜物,魚鹽橘柚。又《玉篇》事也。《易·家人》君子以言有物,而行有恆。《疏》物,事也。《禮·哀公問》敢問何謂成身,孔子對曰:不過乎物。《註》物,猶事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以鄕三物敎萬民,而賔興之。又《詩·小雅》比物四驪。《傳》物,毛物也。《又》三十維物,爾牲則具

【护持】维持;保卫扶持。唐白居易《香山寺新修经藏堂记》:“尔时,道场主、佛弟子香山居士乐天,欲使浮图之徒,游者归依,居者护持,故刻石以记之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九回:“便令兄弟孙新,与舅舅乐和,先护持车儿前行着。”巴金《春天里的秋天》七:“我要好好地护持这些花朵,它们是我们爱情的象征。”2.指皇帝降旨保护。《水浒传》第五二回:“柴进道:‘李大哥,你且息怒。没来由和他麄卤做甚么!他虽是倚势欺人,我家放着有护持圣旨。’”《元史·成宗纪三》:“富民多乞护持璽书,依倚以欺贫民,官府不能詰治,宜悉追收为便。”

【不是】1.错误;过失。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适间婆婆説你许多不是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十回:“你倒来替人派我的不是!”茅盾《多角关系》九:“到底是谁的不是,一见面就吵嘴?”2.表否定判断。唐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五:“是汝书,即注是,以字押;不是,即注非,亦以字押。”宋苏轼《寄子由》诗:“吏曹不是尊贤事,谁把前言语化工?”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二十章:“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,这儿呆着有危险。”

【篮舆】乘坐的交通工具,形制不一,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,类似后世的轿子。《晋书·孝友传·孙晷》:“富春车道既少,动经江川,父难於风波,每行乘篮舆,晷躬自扶持。”《宋书·隐逸传·陶潜》:“潜有脚疾,使一门生二儿轝篮舆。”清方文《赠孙子穀》诗:“蹇予脚疾愁归路,直遣篮舆送到家。”

【安稳】1.平稳。汉王符《潜夫论·相列》:“面部欲溥平润泽,手足欲深细明直,行步欲安稳覆载,音声欲温和中宫。”明李东阳《东南风》诗:“君不见大船安稳如屋里。”巴金《家》十九:“船在水面流着,安稳而自然,不曾激起一点风波。”2.安定,平静。晋袁宏《后汉纪·质帝纪》:“昔秦之末,不恤四方,近亲市人数如此,故以其安稳,一旦瓦解,陈项并起,至於土崩。”唐杜甫《早花》诗:“西京安稳未?不见一人来。”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下:“倘若曹公夺了剑关外十三州,西川不能安稳!”王士美《铁旋风》第一部:“强小兵平静了片刻,安稳了一阵。”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