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悟鱼千里,终归貉一丘
不悟鱼千里,终归貉一丘释义
【不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沒切,補入聲。不然也,不可也,未也。《禮·曾子問》葬引至于堩,日有食之,則有變乎,且不乎。又《周禮·夏官》服不氏,掌養猛獸而敎擾之。《註》服不服之獸者。又《廣韻》《韻會》分物切。與弗同。今吳音皆然。又《韻會》俯九切,音缶。與可否之否通。《說文》鳥飛上翔,不下來也。从一,一猶天也。象形。又《玉篇》甫負切《廣韻》甫救切,缶去聲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甫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鳩切,音浮。夫不,也。亦作鳺鴀。《爾雅·釋鳥》其鳺鴀。《郉疏》陸璣云:今小鳩也。一名鳩,幽州人或謂鷱鴡,梁宋閒
【悟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五故切,音誤。《說文》覺也。从心吾聲。《困知記》無所覺之謂迷,有所覺之謂悟。又啓發人曰悟。《崔駟達旨》唐睢華顚以悟秦。又通作寤。《史記·項羽傳贊》尙不覺悟。
【鱼千里】1.谓鱼游千里。典出《关尹子·宇》:“以盆为沼,以石为岛,鱼环游之,不知其几千万里而不穷也。”宋黄庭坚《追和东坡题李亮功<归来图>》:“小池已筑鱼千里,隙地仍栽芋百区。”2.比喻徒然无益地追求不止或追逐不舍。宋黄庭坚《戏作林夫人欸乃歌》之二:“从师学道鱼千里,盖世成功黍一炊。”宋陆游《闻雨》诗:“不悟鱼千里,终归貉一丘。”
【终归】中神兽名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对俗》:“终归知往,乾鹊知来,鱼伯识水旱之气,蜉蝣晓潜泉之地。”2.终究;毕竟。唐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纵使身游万里外,终归意在十娘边。”朱德《纪念八一》诗:“革命大旗撑在手,终归胜利属人民。”杨朔《海天苍苍》:“事实终归是事实,我的儿子再也活不过来了。”
【貉一丘】杨恽传》:“古与今如一丘之貉。”后用“貉一丘”谓同属一类,没有差别。宋苏轼《过岭》诗之一:“平生不作兔三窟,今古何殊貉一丘。”金元好问《祖唐臣愚庵》诗:“青州荆州兔三窟,古人今人貉一丘。”清查慎行《岁寒杂感》诗之九:“谁将正变溯源流,今古何殊貉一丘。”亦作“貉同丘”。明吴幵《优古堂诗话》:“吕吉甫云:‘南北战争蜗两角,古今兴废貉同丘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