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嫌鸣吠客,愿用百年身
不嫌鸣吠客,愿用百年身释义
【愿】《唐韻》魚怨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虞怨切,音願。《說文》謹也。又愨也,善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愿而恭。又與原通。《論語》鄕原,德之賊也。《朱傳》原,與愿同。又《集韻》愚袁切,音元。《周禮·秋官·大司》上愿糾暴。劉昌宗讀。
【用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余頌切,容去聲。《說文》可施行也。《易·乾卦》初九,潛龍勿用。《疏》唯宜潛藏,勿可施用。《書·臯陶謨》天討有罪,五五用哉。又《廣韻》使也。《左傳·襄二十六年》惟楚有材,晉實用之。《杜甫詩》古來才大難爲用。又功用。《易·繫辭》顯諸仁,藏諸用。《疏》謂潛藏功用,不使物知,是藏諸用也。《論語》禮之用,和爲貴。又貨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正德利用厚生。《疏》謂在上節儉,不爲糜費,以利而用,使財物殷阜。《禮·王制》冢宰制國用,必於歲之杪,五穀皆入,然後制國用。又以也。《詩·小雅》謀
【百年】1.指人寿百岁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百年曰期。”陈澔集说:“人寿以百年为期,故曰期。”汉徐干《中论·夭寿》:“颜渊时有百年之人,今寧復知其姓名也?”三国魏嵇康《赠兄秀才入军》诗:“人生寿促,天地长久。百年之期,孰云其寿?”宋陈亮《祭林圣材文》:“胡不百年,终此大数!”《清平山堂话本·西湖三塔记》:“宣赞随了叔叔,与母亲在俗出家,百年而终。”2.指器物寿命长,经久耐用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函人》:“犀甲寿百年,兕甲寿二百年,合甲寿三百年。”3.指百岁的人。《尚书大传》卷一:“见诸侯问百年,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俗,
【身】《唐韻》失人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升人切,音申。《說文》躬也,象人之身。《爾雅·釋詁》我也。《疏》身,自謂也。《釋名》身,伸也。可屈伸也。《廣韻》親也。《九經韻覽》軀也。總括百骸曰身。《易·艮卦》艮其身。又《繫辭》近取諸身。《書·伊訓》檢身若不及。《孝經·開宗明義章》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。又《詩·大雅》大任有身。《傳》身,重也。《箋》重爲懷孕也。《疏》以身中復有一身,故言重。又告身。《唐書·選舉志》擬奏受皆給以符,謂之告身。又《史記·西南夷傳》身毒國。《註》索隱曰:身音捐。又《韻補》叶尸連切。《楊方·合
【不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沒切,補入聲。不然也,不可也,未也。《禮·曾子問》葬引至于堩,日有食之,則有變乎,且不乎。又《周禮·夏官》服不氏,掌養猛獸而敎擾之。《註》服不服之獸者。又《廣韻》《韻會》分物切。與弗同。今吳音皆然。又《韻會》俯九切,音缶。與可否之否通。《說文》鳥飛上翔,不下來也。从一,一猶天也。象形。又《玉篇》甫負切《廣韻》甫救切,缶去聲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甫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鳩切,音浮。夫不,也。亦作鳺鴀。《爾雅·釋鳥》其鳺鴀。《郉疏》陸璣云:今小鳩也。一名鳩,幽州人或謂鷱鴡,梁宋閒
【嫌】《廣韻》戸兼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賢兼切《正韻》胡兼切,協平聲。《說文》不平於心也。一曰疑也。《禮·曲禮》禮者,所以定親疎,决嫌疑也。《又》禮不諱嫌名。《後漢·馮異傳》帝曰:將軍何嫌何疑,而有懼意。《唐書·尉遲敬德傳》秦王謂尉遲敬德曰:丈夫意氣相期,勿以小嫌介意。 《集韻》或作慊。
【鸣吠客】具有薄技的人。唐李端《送黎少府赴阳翟》诗:“白马如风疾,青袍夺草新。不嫌鸣吠客,愿用百年身。”参阅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