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取天真铅汞,片晌自然交媾,一点紫金脂

采取天真铅汞,片晌自然交媾,一点紫金脂

诗句读音
一点紫金脂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韵脚:上平六脂
拼音: yì diǎnzǐ jīnzhī
片晌自然交媾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piàn shǎngzì ránjiāo gòu
采取天真铅汞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3|4qǔtiān1qiān gǒng

采取天真铅汞,片晌自然交媾,一点紫金脂释义

【一点】1.汉字的一种笔画。常指书画中的点画。晋王羲之《题卫夫人<笔阵图>后》:“每作一点,如高峰坠石。”南朝齐谢赫《古画品录·陆绥》:“体韵遒举,风彩飘然。一点一拂,动笔皆奇。”唐朱景玄《唐朝名画录·李灵省》:“若画山水、竹树,皆一点一抹,便得其象,物势皆出自然。”2.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。南朝梁江淹《惜晚春》诗:“如获琼歌赠,一点重如金。”《景德传灯录·潭州神山僧密禅师》:“我今日一点气力也无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一回:“好好的替咱们服侍老太太西去,也少尽一点子心哪。”鲁迅《朝花夕拾·小引》:“看看绿叶,编编旧

【紫金】一种珍贵矿物。汉刘桢《鲁都赋》:“紫金扬暉于鸿岸,水精潜光乎云穴。”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下·康》:“南有鉢露种,多紫金。”明曹昭《格古要论·珍宝论·紫金》:“古云半两钱即紫金。今人用赤铜和黄金为之。然世人未尝见真紫金也。”

【脂】《唐韻》旨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蒸夷切《正韻》旨而切,音祗。《說文》戴角者脂,無角者膏。《正字通》禽獸腴也。凝者爲脂,釋者爲膏。《詩·衞風》膚如凝脂。《傳》如脂之凝《史記·貨殖傳》販脂辱處也。又《釋名》脂,砥也。著面柔滑如砥石也。又《博雅》人二月而脂。《前漢·五行志》在人腹中,肥而包裹心者,脂也。又《正字通》燕脂,以紅藍花汁凝脂爲之,燕國所出。後人用爲口脂。《釋名》脣脂,以丹作之,象脣赤也。又以喻榮祿也。《揚子·太經》出泥入脂。《註》脂,榮祿也。卜從洿泥之中出,求榮祿之處也。又用以利物曰脂。《詩·衞風》載脂

【片晌】餉”。片刻。唐吕岩《酹江月》词:“片晌功夫,霎时丹聚,到此凭何诀?”明屠隆《綵毫记·罗袜争奇》:“不问流年,那管精枯髓乾。下场头酒阑人散,好风光片餉间。”冰心《最后的安息》:“在廊子上徘徊了片晌,忽然想起她的自行车来,好些日子没有骑坐了。”

【自然】1.天然,非人为的。《老子》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夫穷高则危,大满则溢,月盈则缺,日中则移。凡此四者,自然之数也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三》:“山石之上,自然有文,尽若虎马之状,粲然成著,类似图焉。”宋欧阳修《明用》:“物无不变,变无不通,此天理之自然也。”2.不勉强,不拘束,不呆板。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臣伏见光禄大夫江夏黄琼,耽道乐术,清亮自然,被褐怀宝,含味经籍。”宋秦观《次韵何子温》:“谈笑自然群吏肃,何须酒后次公狂。”巴金《春》十二:“她很激动,不觉微

【交媾】见“交构”。

【采】《唐韻》倉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此宰切,音採。《說文》捋取也。《詩·周南》采采卷耳。《朱註》采采,非一采也。又擇也。《禮·昏義》昏禮:納采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徵、請期。《釋文》采,擇也。《疏》納采者,謂采擇之禮。《史記·秦始皇紀》采上古帝位號,號曰皇帝。《班固·西都賦》奚斯魯頌,同見采於孔氏。又采色。《書·益稷》以五采彰施于五色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吾令人望其氣,皆爲龍虎,成五采,此天子氣也。又物采。《左傳·隱五年》取材以章物,采謂之物。《疏》取鳥獸之材以章明物色,采飾謂之爲物。《文六年》分之采物。《疏》采物,謂采

【取】《唐韻》七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此主切,娶上聲。《說文》捕取也。从又耳。《玉篇》資也,收也。《廣韻》受也。《增韻》索也。《禮·儒行》力行以待取。《史記·魯仲連傳》爲人排難解紛,而無取也。《管子·白心篇》道者,小取焉則小得福,大取焉則大得福。又《韻會》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。又《前漢·王莽傳》考論五經,定取禮。《註》師古曰:取,讀曰娶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逡須切,音趨。《集韻》取慮,縣名,在臨淮。又《集韻》雌由切,音秋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留浚儀。《註》師古曰:取慮,縣名。音秋盧。取又音趨。又《集韻》《

【天】〔古文〕兲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他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他年切,腆平聲。《說文》顚也。至高在上,从一大也。《白虎通》鎭也,居高理下,爲物鎭也。《易·說卦》乾爲天。《禮·禮運》天秉陽,垂日星。荀子曰:天無實形,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。邵子曰:自然之外別無天。《程子遺書》天之蒼蒼,豈是天之形。視下亦復如是。《張子正蒙》天左旋,處其中者順之,少遲則反右矣。《朱子·語類》離騷有九天之說,諸家妄解云有九天。據某觀之,只是九重。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,裏面重數較軟,在外則漸硬,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,那裏轉得愈緊矣。○按天形如卵白。細

【真】同眞。俗字。

【铅汞】1.铅和汞。道家炼丹的两种原料。宋苏轼《真一酒歌引》:“铅汞以为药,策易以候火,不如天造之真也。”元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三折:“你那里得熬煎铅汞山头火?你那里觅医治相思海上方?”清郑燮《燕京杂诗》之一:“不烧铅汞不逃禪,不爱乌纱不要钱。”2.指炼丹。唐白居易《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》:“专心在铅汞,餘力工琴碁。”清王韬《淞滨琐话·倪幼蓉》:“女少长喜閲《道藏》书,且多妙解。於炉火铅汞之事,独不深信。”3.道教语。指先天元气。清赵翼《挽唐再可》诗:“丹元养铅汞,胎息调龙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