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仗雕舆俯碧浔,行春御气发皇心

彩仗雕舆俯碧浔,行春御气发皇心

诗句读音
行春御气发皇心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
韵脚:下平二十一侵
拼音: xíng chūnyù qìfā huángxīn
彩仗雕舆俯碧浔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cǎi zhàngdiāo yúfǔbì xún

彩仗雕舆俯碧浔,行春御气发皇心释义

【行春】1.谓官吏春日出巡。《后汉书·郑弘传》:“弘少为乡嗇夫,太守第五伦行春,见而深奇之,召署督邮,与孝廉。”李贤注:“太守常以春行所主县,劝人农桑,振救乏絶。”《周书·裴文举传》:“邃(裴邃)之往正平也,以廉约自守,每行春省俗,单车而已。”唐李白《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》序:“﹝李公﹞因行春,见枯骸于路隅,惻然疚怀,出俸而葬。”清钱谦益《春初过严文靖公锦峰书院敬题十韵》:“宰相行春地,承平百岁中。”2.泛指游春。明叶宪祖《鸾鎞记·闺咏》:“闲行莫向城南道,怕有行春吉士挑。”

【御气】运气。晋成公绥《啸赋》:“进取诸身,役心御气。”南朝陈张正见《重阳殿成金石会竟上诗》:“登臺諠大厦,御气响钧天。”明唐顺之《次韵赠施道人》:“御气曾闻老氏柔,寄身偏爱水云幽。”2.犹御风。南朝齐王融《三月三日曲水诗序》:“时乘既位,御气之驾翔焉。”唐包佶《祀风神师乐章·迎神》诗:“太皞御气,句芒肇功。”元柳贯《松雪老人临王晋卿烟江迭嶂图》诗:“我疑此叟犹未化,瞬息御气行九州。”3.帝王的气象。唐杜甫《秋兴》诗之六:“花蕚、夹城通御气,芙蓉小苑入边愁。”元王逢《送薛鹤齐真人代祀还京》诗:“日绕五文皆御气,海

【发皇】使开朗,显豁。《文选·枚乘<七发>》:“分决狐疑,发皇耳目。”李善注:“《謚法》曰,明者曰皇也。《风赋》曰,发明耳目。”2.犹宣扬。唐杜甫《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》:“盖所以教本古训,发皇妇道。”清陈康祺《燕下乡脞录》卷十四:“发皇祖德,扬詡神功。”3.奋发;焕发。《明史·李应昇传》:“陛下不先振竦精神,发皇志气,羣臣孰肯任怨,以破情面之世界者?”清金人瑞《<水浒传>序》:“学者诚能澄怀格物,发皇文章,岂非一代文物之林。”4.犹阐明。清戴名世《丁丑房书序》:“彼之所谓以题还题者,不过循题位置寻讨声口,

【心】《唐韻》息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思林切。《說文》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說以爲火藏。《徐曰》心爲大火,然則心屬火也。《玉篇》《廣韻》訓火藏。又《荀子·解蔽篇》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《禮·大學疏》總包萬慮謂之心。又《釋名》心,纖也。所識纖微無不貫也。又本也。《易·復卦》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。《註》天地以本爲心者也。《正義曰》言天地寂然不動,是以本爲心者也。《禮·禮器》如松柏之有心也。《註》得氣之本也。《孔疏》得氣之本,故巡四時,柯葉無凋攺也,心謂本也。又中也。心在身之中。《詩序》情動于中。

【彩仗】仗。唐李复言《续玄怪录·杨恭政》:“至三更,有仙乐,彩仗,霓旌,絳节,鸞鹤纷紜,五云来降,入于房中。”清洪昇《长生殿·定情》:“恩波自喜从天降,浴罢粧成趋彩仗。”清赵翼《镇江观都天会》诗:“七香亭导八掆舆,彩仗前驱一对对。”彩饰的仪仗。指古代帝王、官员外出时仪卫人员所持的旗帜、伞、扇、武器等。唐宋之问《龙门应制》诗:“綵仗蜺旌遶香阁,下輦登高望河洛。”明谢谠《四喜记·催赴春闱》:“亲闈莫恋斑衣舞,帝里须夸綵仗迎。”

【俯】《廣韻》方矩切《集韻》匪父切,音府。俛也。《禮·樂記》執其干戚,習其俯仰詘伸,容貌得莊焉。《又》進俯退俯。《註》曲也,不齊一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季秋之月,蟄蟲咸俯,在內皆墐其戸。又通府。《荀子·非相篇》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。《註》府俯通。 《韻會小補》古音流變,字亦隨異。如俯仰之俯,本作頫,或作俛,今皆作俯。而頫音兆,俛音免,不復音俯矣。漢典考證:〔《荀子·非相篇》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。〕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。 考證:〔《荀子·非相篇》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。〕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。

【碧浔】绿水边。唐杨师道《咏饮马应诏》:“躞蹀依春涧,联翩度碧潯。”唐元稹《桐花》诗:“丹凤巢阿阁,文鱼游碧潯。”唐鲍溶《南塘》诗之二:“塘东白日驻红雾,早鱼翻光落碧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