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子左迁追屈贾,相君高蹈友松乔
| 诗句 | 读音 |
|---|---|
| 才子左迁追屈贾 | 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: cái zǐzuǒ qiānzhuī|duīqū3|3 |
| 相君高蹈友松乔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: xiāng jūngāo dǎoyǒusōng qiáo |
才子左迁追屈贾,相君高蹈友松乔释义
【才子】古称德才兼备的人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……齐圣广渊,明允诚篤,天下之民谓之八愷。”后多指有才华的人。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终童山东之英妙,贾生洛阳之才子。”唐朱庆餘《送窦秀才》诗:“江南才子日纷纷,少有篇章得似君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九回:“这人是有子建之才,潘安之貌,江南数一数二的才子。”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其结果,往往是‘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’,仿佛象个才子,实则到处害人。”2.方言。刚才。《西游记》第四一回:“你才子发昏的,若不是老猪救你啊,已此了帐了,还不谢我哩!”《西游记》
【左迁】降官,贬职。《汉书·朱博传》:“﹝朱博﹞迁为大司农。岁餘,坐小法,左迁犍为太守。”南朝梁沉约《立左降诏》:“是故减秩居官,前代通则;贬职左迁,往朝继轨。”唐柳宗元《送李渭赴京师序》:“过洞庭,上湘江,非有罪左迁者罕至。”明李攀龙《送皇甫别驾往开州》诗:“吴下诗名诸弟少,天涯宦迹左迁多。”2.向东部迁徙。《隋书·礼仪志六》:“自晋左迁,中原礼仪多缺。”汉
【屈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區勿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曲勿切,音詘。《說文》無也。从出聲。又曲也,請也。又《增韻》鬱也,軋也。《正字通》凡曲而不伸者,皆曰屈。《易·繫辭》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。《孟子》威武不能屈。又作絀。《荀子·非相篇》緩急羸絀。《註》猶屈伸也。又通作詘。《史記·晏嬰傳》詘於不知已,而信於知己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渠勿切,音掘。竭也,盡也。《前漢·食貨志》賈誼曰:用之無度,則物力必屈。與詘絀通。又與倔通。倔彊,梗戾貌。《史記·陸賈傳》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,屈彊於此。《師古曰》不柔服也。又《集韻》
【贾】《唐韻》公戸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果五切,音古。《說文》賈,市也。一曰坐賣售也。《書·酒誥》肇牽車牛,遠服賈。《詩·邶風》賈用不售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商賈阜通貨賄。《註》行曰商,處曰賈。又《左傳·桓十年》吾焉用此以賈害。《註》賈,買也。又《廣韻》古訝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迓切《正韻》居亞切,音駕。與價同。《類篇》售直也。《論語》求善賈而沽諸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舉下切,音斝。姓也。《急就篇註》賈,本姬姓之國也。晉吞滅之,其後稱賈氏。
【相君】相的尊称。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仪贫无行,必此盗相君之璧。”《后汉书·阴识传》:“初,阴氏世奉管仲之祀,谓为‘相君’。”宋苏舜钦《寄富彦国》诗:“天子仄席旰未尝,相君日暮犹庙堂。”
【高蹈】顿地。(1)远行。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一年》:“公及齐侯、邾子盟于顾。齐人责稽首,因歌之曰:‘鲁人之皋,数年不觉,使我高蹈。唯其儒书,以为二国忧。’”杜预注:“高蹈,犹远行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高蹈,高举足而蹈地,故言犹远行也。”一说暴跳貌。《吕氏春秋·知化》“子胥两袪高蹶而出於廷”汉高诱注:“两手举衣而行。蹶,蹈也。《传》曰‘鲁人之皋,使我高蹈’,瞋怒貌,此之谓也。”(2)喜悦貌。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知音》:“慷慨者逆声而击节,醖藉者见密而高蹈。”詹鍈义证:“高蹈是説高兴得举足顿地,犹之乎説手舞足蹈。”(3)
【松乔】1.神话传说中仙人赤松子与王子乔的并称。汉扬雄《太玄赋》:“纳傿禄於江淮兮,揖松乔於华岳。”唐杜甫《哭王彭州抡》诗:“执友惊沦没,斯人已寂寥。新文生沉谢,异骨降松乔。”清龚自珍《辨仙行》:“仙者乃非松乔伦,亦无英魄与烈魂。”2.泛指隐士或仙人。唐白居易《早冬游王屋寄温公周尊师中书李相公》诗:“若不为松乔,即须作皋夔。”明许时泉《武陵春》:“深感得仙翁指教,幸今朝奇遇松乔。”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