灿灿凤池裔,一毛今再新

灿灿凤池裔,一毛今再新

诗句读音
灿灿凤池裔平仄:仄 仄 仄 平 仄
韵脚:去十三祭
拼音: càn cànfèng chíyì
一毛今再新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
韵脚:上平十七眞
拼音: yī máojīnzàixīn

灿灿凤池裔,一毛今再新释义

【灿灿】1.闪闪发亮貌。唐韩愈《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》:“灿灿辰角曙,亭亭寒露朝。”元朱凯《黄鹤楼》第一折:“当三军不剌剌乌騅骑,敌万夫光灿灿丈八点钢枪。”徐迟《哥德巴赫猜想·地质之光》:“推开西窗,便是金光灿灿的天安门城楼。”2.色彩鲜艳貌。明何景明《忆昔行》:“花边灿灿丹凤雏,天上矫矫石麒麟。”清黄鷟来《杂诗》之二:“灿灿黼黻裳,乃出寒女治。”

【凤池】1.即凤凰池。南朝齐谢朓《直中书省》诗:“兹言翔凤池,鸣珮多清响。”唐刘知几《史通·史官建置》:“暨皇家之建国也,乃别置史馆,通籍禁门,西京则与鸞渚为邻,东都则与凤池相接。”清孙枝蔚《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去后寄怀》诗之二:“凤池与乌臺,旦夕谓可至。”参见“凤凰池”。2.古琴底有二孔,上孔曰龙池,下孔曰凤池。王谟辑《世本·作篇》:“伏羲氏削桐为琴……龙池八寸通八风,凤池四寸象四时。”3.砚的一种。宋范纂《端溪砚谱》:“砚之形製……曰凤池。”宋范纂《端溪砚谱》:“宣和初,御府降样造形,若风字,如凤池样,但平低耳

【裔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餘制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以制切,音曳。《說文》衣裾也。又邊也。《家語》裔夷之俘。《史記·五帝紀》乃流四凶族,遷于四裔。《賈逵註》四裔之地,去王城四千里。又《正韻》末也,胄也。《韻會》苗裔,種類也。《書·微子之命》德垂後裔。《屈原·離騷》帝高陽之苗裔兮。又裔裔,行貌。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纚乎淫淫,般乎裔裔。《左思·蜀都賦》紆長袖而屢舞,翩躚躚以裔裔。又飛流之貌。《前漢·禮樂志》先以雨般裔裔。又容裔,縱肆貌。又融裔,聲長貌。《潘岳·笙賦》泓宏融裔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見《姓苑》。《古今

【一毛】一根毛。喻细小、轻微的事物。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。”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假令僕伏法受诛,若九牛亡一毛,与螻蚁何以异?”南朝梁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“莫肯费其半菽,罕有落其一毛。”宋朱熹《观书有感》诗之二:“昨夜江边春水生,蒙衝巨舰一毛轻。”2.指一根凤毛。喻人年少有贤才。唐岑参《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》诗:“中郎凤一毛,世上独贤豪,弱冠已银印,出身唯宝刀。”唐杜甫《送苏州李长史之任》诗:“一毛生凤穴,三尺献龙泉。”唐熊孺登《和窦中丞岁酒喜见小男两岁》诗:“闻得一毛添五色,眼看相逐凤

【今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吟切,音金。《說文》是時也。《廣韻》對古之稱。《詩·召南》迨其今兮。《毛傳》今,急辭也。《朱傳》今,今日也。不待吉也。又《圓覺經》無起無滅,無去來今。《註》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。又《韻補》叶居靑切,音京。《詩·周頌》有椒其馨,胡考之寧。匪且有且,匪今斯今。又叶居良切,音姜。《易林》庭爎夜明,追古傷今。陽弱不制,隂雄坐房。 从亼會意。,古文及字。巳往爲古,逮及爲今。

【再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作代切,音載。《說文》一舉而二也。从冓省。《徐曰》一言舉二也。《玉篇》兩也。《廣韻》重也,仍也。《書·禹謨》朕言不再。《禮·儒行》過言不再。《註》知過則改,故不再也。《左傳·僖五年》一之謂甚,其可再乎。又子例切,音祭。《楚辭·九章》背法度而心治兮,辟與此其無異。寧溘死而流亡兮,恐禍殃之有再。

【新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息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斯人切《正韻》斯鄰切,音辛。《說文》取木也。又《博雅》初也。《易·大畜》日新其德。《書·胤征》咸與惟新。《詩·豳風》其新孔嘉。《禮·月令》孟秋,農乃登穀,天子嘗新,先薦寢廟。又《唐書·禮樂志》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,制曰履新之慶。又姓。《晉語》新穆子。又複姓。《史記·魯仲連傳》新垣衍。《註》索隱曰:新垣,姓。衍,名也,爲梁將。又州名。漢屬合浦郡,梁立新州。又《詩·小雅》薄言采芑,于彼新田。《朱傳》田一歲曰葘,二歲曰新田。又《韻補》叶蘇前切。《道藏歌》終劫複始劫,愈覺靈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