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差歌管飏,容裔羽旗悬

参差歌管飏,容裔羽旗悬

诗句读音
容裔羽旗悬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róng yìyǔ qíxuán
参差歌管飏平仄:平 平 平 仄
拼音: cēn cī1guǎn

参差歌管飏,容裔羽旗悬释义

【容裔】荡漾貌。三国魏曹丕《济川赋》:“临济川之层淮,览洪波之容裔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郤正传》:“收止足以言归,汎浩然以容裔。”宋洪迈《容斋四笔·会合联句》:“维水容裔,维山巃嵸。”2.随风飘动貌。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建辰旒之太常,纷焱悠以容裔。”吕向注:“容裔,从风转薄貌。”南朝齐谢朓《泛水曲》:“旌旗散容裔,簫管吹参差”唐杜正伦《玄武门侍宴》诗:“参差歌管颺,容裔羽旗悬。”3.徐行貌。《文选·曹植<洛神赋>》:“六龙儼其齐首,载云车之容裔。”刘良注:“容裔,行貌。”4.从容娴丽貌。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

【羽旗】的旌旗。《墨子·旗帜》:“剑盾为羽旗,车为龙旗。”战国楚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若驾駟马,建羽旗。”唐杜甫《八哀诗·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》:“羽旗动若一,万马肃駪駪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异四·陆舟》:“帆檣楼櫓毕具,船首列羽旗大纛之属。”

【悬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涓切,音泫。本作縣。《說文》繫也。或从心。《孟子》猶解倒懸。又叶熒絹切,音院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後宮不移,樂不徙懸。門衞供帳,官以物辯。

【参差】1.不齐貌。《诗·周南·关雎》:“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”汉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华岳峩峩,冈峦参差。”唐孟郊《旅行》诗:“野梅参差发,旅榜逍遥归。”宋苏轼《书李世南所画秋景》诗之一:“野水参差落涨痕,疎林欹倒出霜根。”朱自清《荷塘月色》:“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,高处丛生的灌木,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,峭楞楞如鬼一般。”2.纷纭繁杂。三国魏左延年《秦女休行》:“平生衣参差,当今无领襦。”南朝齐谢朓《酬王晋安》诗:“悵望一涂阻,参差百虑依。”唐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瓦缝参差,多於周身之帛缕。”明夏完淳《怀李舒章》诗:

【歌】〔古文〕可哥《唐韻》古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何切,音柯。《說文》詠也。《徐曰》長引其聲以詠也。《釋名》人聲曰歌。歌者,柯也。以聲吟詠上下,如草木有柯葉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兗冀言歌,聲如柯。《書·舜典》詩言志,歌永言。《正義曰》直言不足以申意,故令歌詠其詩之義以長其言。《禮·樂記》詩言其志也,歌詠其聲也。《又》歌之爲言也,長言之也。言之不足,故長言之。又曲合樂也。《詩·魏風》我歌且謠。《傳》曲合樂曰歌,徒歌曰謠。《疏》正義曰:謠旣徒歌,則歌不徒矣,故曰曲合樂曰歌。歌謠對文如此,散則歌爲總名,未必合樂也

【管】《廣韻》古滿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緩切,音筦。樂器。《書·益稷篇》下管鼗鼓。《詩·商頌》嘒嘒管聲。《儀禮·大射儀》乃管新宮。《註》管,謂吹簜以播新宮之樂。《周禮·春官》孤竹之管,孫竹之管,隂竹之管。《疏》管如篪,六孔。《爾雅·釋樂》大管謂之簥,其中謂之篞,小者謂之篎。《註》管長尺,圍寸,倂漆之。有底,如笛而小,倂兩而吹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竹曰管。《說文》管,十一月之音,物開地牙,故謂之管。又葭管。《玉泉記》取宜陽金門竹爲管,河內葭草爲灰,吹之以陽氣。又地名。《山海經》管涔之山,汾水出焉。《左傳註》滎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