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差瓦上溥霜凝,酿得严寒渐渐增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参差瓦上溥霜凝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:下平十六蒸 拼音: cēn cīwǎ|wàshàng|shǎngpǔshuāngníng |
酿得严寒渐渐增 | 平仄:仄 平 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:下平十七登 拼音: niàngdé|děi|deyán hánjiàn jiànzēng |
参差瓦上溥霜凝,酿得严寒渐渐增释义
【参差】1.不齐貌。《诗·周南·关雎》:“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”汉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华岳峩峩,冈峦参差。”唐孟郊《旅行》诗:“野梅参差发,旅榜逍遥归。”宋苏轼《书李世南所画秋景》诗之一:“野水参差落涨痕,疎林欹倒出霜根。”朱自清《荷塘月色》:“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,高处丛生的灌木,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,峭楞楞如鬼一般。”2.纷纭繁杂。三国魏左延年《秦女休行》:“平生衣参差,当今无领襦。”南朝齐谢朓《酬王晋安》诗:“悵望一涂阻,参差百虑依。”唐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瓦缝参差,多於周身之帛缕。”明夏完淳《怀李舒章》诗:
【瓦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五寡切,音邷。《說文》土器已燒之總名。《廣韻》古史考,夏時昆吾氏作瓦。《史記·龜箂傳》桀爲瓦室。《註》世本曰:昆吾作陶。張華博物記亦云:桀作瓦,蓋是昆吾爲桀作也。《史記·廉頗傳》秦軍鼓譟勒兵武安,屋瓦盡震。《正字通》後世瓦制不古,其類非一。漢武故事,起神屋以銅爲瓦,漆其外。又吳國傳,大秦國王宮殿水精爲瓦。又明皇雜錄,虢國夫人恩寵傾一時,奪韋嗣立宅,以廣其居。後復歸韋氏,因大風折屋,墜堂上,不損。視之,瓦皆堅木也。又王縉傳:五臺山祠鑄銅爲瓦,金塗之。又《詩·小雅》載弄之瓦。《傳》瓦,
【上】〔古文〕丄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亮切,音尙。在上之上,對下之稱。崇也,尊也。《易·乾·文言》本乎天者親上。又《廣韻》君也。太上極尊之稱。《蔡邕·獨斷》上者,尊位所在。但言上,不敢言尊號。又上日。《書·舜典》正月上日。《註》孔氏曰:上日,朔日也。葉氏曰:上旬之日。曾氏曰:如上戊,上辛,上丁之類。又姓。漢上雄,明上觀,上志。又上官,複姓。又《唐韻》時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是掌切,商上聲。登也,升也,自下而上也。《易·需卦》雲上于天。《禮·曲禮》拾級聚足,連步以上。又進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朔
【溥】《唐韻》滂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頗五切《正韻》滂五切,音普。《說文》大也。《增韻》徧也。《詩·商頌》我受命溥將。又通作普。《詩·小雅》溥天之下。《孟子》引《詩》作普。又《集韻》芳無切,音敷。與旉同。布也。《禮·祭義》溥之而橫乎四海。又同敷。《書·禹貢》禹敷土。《荀子·成相篇》作禹溥土。又伴姥切,音簿。塗也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伯各切,音博。水名。又《集韻》匹各切,音粕。溥漠,水貌。 《韻會》毛氏曰:从浦从寸。俗作漙,非。
【霜】《唐韻》所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師莊切,音驦。《玉篇》露凝也。《釋名》其氣慘毒,物皆喪也。《大戴禮》陽氣勝,則散爲雨露。隂氣勝,則凝爲霜雪。《易·坤卦》履霜堅冰至。《詩·秦風》白露爲霜。又《字彙補》國名。《西域記》屈霜國。又姓。見《姓苑》。又《正字通》歷年曰霜。《李白詩》陛下之壽三千霜。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色壯切,音孀。隕霜,殺物也。或作灀。《潘岳·馬汧督誄》馬生爰發,在險彌亮。精貫白日,猛烈秋霜。
【凝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魚陵切《韻會》疑陵切,觺平聲。《說文》水堅也。本作冰。从水从仌。《徐曰》俗作凝。今文从俗。《易·坤卦》履霜堅冰,隂始凝也。又《增韻》成也,定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庶績其凝。《易·鼎卦》君子以正位凝命。《註》嚴整貌。又《謝玄暉鼓吹曲》凝笳翼高蓋。《李註》徐聲引調謂之凝。又《唐韻》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牛孕切,觺去聲。止水也。又叶鄂力切。觺入聲。《楚辭·大招》天白顥顥,寒凝凝只。乎無往,盈北極只。《註》凝凝,冰凍貌。又《韻會》或作疑。《詩·大雅》靡所止疑。《註》音屹。疑,讀如儀禮疑立之疑,定
【酿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女亮切《韻會》汝亮切《正韻》魚向切,音。《說文》醞也。作酒曰釀。《廣韻》醞酒也。《史記·孟嘗君傳》乃多釀酒買肥牛。《貨殖傳》通邑大都酤一歲千釀。《前漢·食貨志》一釀用麤米二斛,麴一斛,得成酒六斛六斗。又《增韻》後人因謂酒爲釀。《世說新語》劉惔曰:見何次道飮,令人欲傾家釀。又《禮·內則》鶉羹、雞羹、鴽,釀之蓼。《註》釀謂切雜之也。
【得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多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的則切,音德。《說文》行有所得也。《玉篇》獲也。《韻會》凡有求而獲皆曰得。又賦受亦曰得。《易·乾卦》知得而不知喪。《禮·曲禮》臨財毋苟得。《左傳·定九年》凡獲器用曰得,得用焉曰獲。《孟子》求則得之。又貪也。《論語》戒之在得。又《韻會》與人契合曰相得。《王褒·聖主得賢臣頌》聚精會神,相得益章。又得得,唐人方言,猶特地也。《全唐詩話》貫休入蜀,以詩投王建曰:一瓶一鉢垂垂老,千水千山得得來。又叶都木切,音篤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罪莫大於可欲,禍莫大於不知足,咎莫大於欲得
【严寒】酷寒,极其寒冷。汉董仲舒《雨雹对》:“其尤者,葶藶死於盛夏,款冬花於严寒。”三国魏阮籍《咏怀》之二十:“朔风厉严寒,阴气下微霜。”明李贽《答沉王》:“时犹严寒,未敢出户,未卜见期,谨以为復。”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三:“在严寒的冬天,朱暮堂夫妇睡在丝棉被里还不够,加上从上海买来的英国制的纯羊毛的毯子。”
【渐渐】逐渐。汉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四》:“广伪死,渐渐腾而上马,抱胡儿而鞭马南驰。”唐张籍《早春病中》诗:“更怜晴日色,渐渐暖贫居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八五回:“却説先主在永安宫,染病不起,渐渐沉重。”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十一:“往东入了长安街,人马渐渐稀少起来。”1.植物吐穗或吐絮貌。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乃作《麦秀》之诗以歌咏之,其诗曰:‘麦秀渐渐兮,禾黍油油。’”司马贞索隐:“渐渐,麦芒之状。音子廉反,又依字读。”《文选·潘岳<射雉赋>》:“麦渐渐以擢芒,雉鷕鷕而朝鴝。”徐爰注:“渐渐,含秀之貌也。”明陈汝元《金
【增】《唐韻》作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咨騰切《正韻》咨登切,音曾。《說文》益也。一曰重也。《詩·小雅》如川之方至,以莫不增。《史記·黃霸傳》戸口歲增。又衆也。《詩·魯頌》烝徒增增。又與層通。增城漢宮。見前城字註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增宮參差。又與曾通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子鄧切《正韻》子孕切,音橧。賸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