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翠烟景曙,森沉云树寒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森沉云树寒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:上平二十五寒 拼音: sēn chényún shùhán |
苍翠烟景曙 | 平仄:平 仄 平 仄 仄 韵脚:去九御 拼音: cāngcuì yānjǐng|yǐngshǔ |
苍翠烟景曙,森沉云树寒释义
【森沉】亦作“森沉”。1.谓林木繁茂幽深。南朝宋谢灵运《山居赋》:“修竹葳蕤以翳薈,灌木森沉以蒙茂。”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黑松林》:“坛外古松万株,森沉蔽日。”清王时翔《绿意·新绿风雨庵分赋》:“嫩叶柔柯,渐觉森沉,装点更饶幽景。”2.指幽暗阴沉。南朝宋鲍照《过铜山掘黄精》诗:“铜溪昼森沉,乳竇夜涓滴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一一七:“巨殿森沉,飞甍烜赫。”郭沫若《集外·暗无天日的世界》:“大雨倾盆之后,突然阴晦了起来,简直如像森沉的黑夜。”
【云树】树。南朝梁刘孝威《和皇太子春林晚雨》:“云树交为密,雨日共成虹。”唐王维《送崔兴宗》诗:“塞迥山河浄,天长云树微。”明刘基《梅花引》词:“晚云凝,晚烟横,烟草茫茫云树平。”2.高耸入云的树木。唐崔橹《华清宫》诗之一:“草遮回磴絶鸣鑾,云树深深碧殿寒。”明文徵明《金山寺待月》诗:“鱼龙深夜浮光怪,云树遥空带渺茫。”戴望舒《夜蛾》诗:“飞越关山,飞越云树。”3.比喻朋友阔别远隔。唐白居易《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寄微之》诗:“云树分三驛,烟波限一津。翻嗟寸步隔,却厌尺书频。”明高启《读周记室<荆南集>》诗:“生别
【寒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胡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河干切,音韓。《說文》東也。本作。从人在宀下,从茻薦覆之,下有仌。仌,水也。隸省作寒。《釋名》寒,捍也。捍,格也。《玉篇》冬時也。《易·繫辭》日月運行,一寒一暑。《書·洪範》庶徴曰燠,曰寒。《傳》煥以長物,寒以成物。又司寒,水神。《左傳·昭四年》黑牡秬黍,以享司寒。《註》司寒,元冥,水神也。又《周語》火見而淸風戒寒。《荀悅·申鑒》下有寒民,則上不具服。又窮窘也。《史記·范睢傳》范叔一寒至此哉。《宋史·同甫傳》畸人寒士皆賴之。又國名,在北海,平壽縣東寒亭。《史記
【苍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七岡切《正韻》千剛切,音倉。《說文》草色也。《易·說卦傳》震爲蒼筤竹。《臨川吳氏註》蒼,深靑色。《詩·王風》悠悠蒼天。《禮·玉藻》大夫佩水蒼玉。《疏》似水之蒼而雜有文。又《博雅》茂也。《書·益稷篇》至于海隅蒼生。《傳》蒼蒼然生草木。又老也。《詩·秦風》蒹葭蒼蒼。《釋文》物老之狀。又《前漢·陳勝傳》蒼頭。《註》士卒靑帛巾。又《綱目集覽》蒼黃,急遽貌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蒼氏。《註》《風俗通》云:八愷,蒼舒之後。又《韻會》采朗切,倉上聲。莽蒼,寒狀。一曰近郊之色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適莽蒼者,三
【翠烟】霭。唐孟郊《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》:“碧瀨漱白石,翠烟含青蜺。”宋秦观《望海潮》词:“巷入垂杨,画桥南北翠烟中。”清魏源《湘江舟行》诗:“孤篷入翠烟,住久波始定。”
【曙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常恕切,音署。《說文》曉也。《玉篇》東方明也。《類篇》旦也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日入于虞淵之汜,曙於蒙谷之浦。《註》曙,明也。《管子·形勢篇》曙戒勿怠。《楚辭·遠遊》魂而至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