沧海横流无处安,只今且作梦中看

沧海横流无处安,只今且作梦中看

诗句读音
只今且作梦中看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
韵脚:上平二十五寒
拼音: zhī jīnqiě|jūzuòmèng zhōngkàn|kān
沧海横流无处安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
韵脚:上平二十五寒
拼音: cāng hǎi héng liúwú chǔān

沧海横流无处安,只今且作梦中看释义

【只今】;现在。唐李白《苏台览古》诗:“只今惟有西江月,曾照吴王宫里人。”宋陈师道《春怀示邻里》诗:“屡失南邻春事约,只今容有未开花。”清李国宋《朝天宫感怀》诗:“自昔鼎成龙已去,只今松老鹤还飞。”郭沫若《雄师百万挽狂澜》诗:“只今双喜大临门,‘七一’佳期水库成。”汉

【且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淺野切《正韻》七野切,音跙。借曰之辭。《論語》且予之類是也。又未定之辭。《禮·檀弓》曾子曰:祖者,且也。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。又又也。《詩·小雅》君子有酒,多且旨。又此也。《詩·周頌》匪且有且。《傳》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。又姑且也。《詩·唐風》且以喜樂。又將也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范增謂項莊曰:若屬且爲所鹵。又苟且也。《莊子·庚桑楚》老子語南榮趎曰:與物且者,其身不容,焉能容人。《註》且者,姑與物爲雷同,而志不在也。又姓。宋且謹修,明且。俗誤讀苴。又通作俎。薦牲具。祭祀燕饗用之

【作】〔古文〕胙《唐韻》則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卽各切,臧入聲。興起也。《易·乾卦》聖人作而萬物覩。《書·堯典》平秩東作。又振也。《書·康誥》作新民。又造也。《禮·樂記》作者之謂聖。《詩·鄘風》定之方中,作于楚宮。又爲也。《詩·鄭風》敝予又改作兮。又始也。《詩·魯頌》思馬斯作。又坐作。《周禮·夏官》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。又將作,秦官名。《前漢·百官表》秩二千石,掌宮室。又作猶斮也。《禮·內則》魚曰作之。《註》謂削其鱗。又汨作,逸書篇名。又姓。漢涿郡太守作顯。又與詛同。怨謗也。《詩·大雅》侯作侯祝。又《集韻

【梦中】1.睡梦之中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西极之南隅有国焉,不知境界之所接,名古莽之国,阴阳之气所不交,故寒暑亡辨;日月之光所不照,故昼夜亡辨。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。五旬一觉,以梦中所为者实,觉之所见者妄。”南朝梁沉约《别范安成》诗:“勿言一樽酒,明日难重持。梦中不识路,何以慰相思。”宋晏几道《鹧鸪天》词:“从别后,忆相逢,几回魂梦与君同。今宵賸把银釭照,犹恐相逢是梦中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説着,便把他梦中所闻所见,云端里的情节,详细告诉了那毕生一遍。”陶铸《一室》诗:“井冈晓日延河月,莫嘆相逢是梦中。”2

【沧海横流】到处泛滥。比喻时世动乱不安。晋范宁《<穀梁传>序》:“孔子覩沧海之横流,迺喟然而叹曰:‘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!’”《晋书·殷仲堪传》:“天下,大器也,苟乱亡见惧,则沧海横流。”宋陆游《秦皇酒瓮下垂钓偶赋》诗:“沧海横流何日定,古人復起欲谁归。”陈家英《秋夜次秀元三妹韵兼呈伯兄》:“神州断送惟挥涕,沧海横流独放吟。”典

【无处】1.无所处。谓没有处置的理由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若於齐,则未有处也。无处而餽之,是货之也。”赵岐注:“我在齐无事,於义未有所处也。义无所处而餽之,是以货财取我。”2.犹无为,无常。《吕氏春秋·圜道》:“帝无常处也,有处者乃无处也。”高诱注:“有处,有为也。有为则不能化,乃无处为也。”1.没有处所;没有地方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年洋洋以日往兮,老嵺廓而无处。”《汉书·高后纪》:“汝为将而弃军,吕氏今无处矣。”颜师古注:“言见诛灭,无处所也。”唐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》之一:“江上被花恼不彻,无处告诉只颠

【安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寒切,案平聲。《說文》靜也,从女,在宀下。《廣韻》徐也,止也。《書·堯典》欽明文思安安。《註》安安,自然性之也。《益稷》安汝止。《註》謂止於至善也。又寧也,定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在知人,在安民。《齊語》其心安焉,不見異物而遷焉。又危之對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置之安處則安,置之危處則危。又佚樂也。《禮·表記》君子莊敬日强,安肆日偸。《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》懷與安實敗名。又《諡法》和好不爭曰安。又何也。《禮·檀弓》吾將安仰。《楚辭·天問》九天之際,安放安屬。又與焉同。《正字通》安之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