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黄追骑尘外归,森索妖星阵前死

苍黄追骑尘外归,森索妖星阵前死

诗句读音
苍黄追骑尘外归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 仄 平
拼音: cāng huángzhuī|duīqíchén wàiguī
森索妖星阵前死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平 仄
韵脚:上五旨
拼音: sēn suǒyāo xīngzhènqiánsǐ

苍黄追骑尘外归,森索妖星阵前死释义

【苍黄】1.青色和黄色。元许谦《冯公岭》诗:“寒松荒草间苍黄,照眼峥嶸三十里。”2.黄而发青;暗黄色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色苍黄。”王冰注:“色黄之物外兼苍也。”唐元稹《酬李六醉后》诗:“健羡觥飞酒,苍黄日映篱。”丁玲《奔》:“夹在这里奔着的,还有那些苍黄的不像人样的女人们。”3.引申为苍凉。唐于逖《野外作》诗:“穷郊日萧索,生意已苍黄。”清倪瑞璿《过凌城庙谒古戴二公忠义冢》诗:“老树枝交天,苍黄覆古庙。”4.《墨子·所染》:“见染丝者而叹曰:染於苍则苍,染於黄则黄,所入者变,其色亦变。”以“苍黄”比喻事物

【骑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羈切《正韻》渠宜切,音奇。《說文》跨馬也。《名》騎,支也,兩脚支別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奇寄切,音芰。義同。又《增韻》馬軍曰騎。《禮·曲禮》前有車騎。《疏》古人不騎馬,故經典無言騎。今言騎,是周末時禮。《能攺齋漫錄》左傳昭二十五年,左師展將以公乗馬而歸。劉炫謂欲與公單騎而歸,此騎馬之漸也。《正字通》古者服牛乗馬,馬以駕車,不言單騎。至六國時,始有單騎,蘇秦所謂車千乗,騎萬匹是也。又票騎,官名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以霍去病爲票騎將軍。《註》位三司,品秩同大將軍。又旄頭騎

【尘外】。汉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游尘外而瞥天兮,据冥翳而哀鸣。”唐孟浩然《武陵泛舟》诗:“坐听閒猿啸,弥清尘外心。”清曹寅《花笑轩步月留别蒲庵》诗:“鐘声尘外梦,花笑静中情。”

【森索】唐温庭筠《湖阴曲》:“苍黄追骑尘外归,森索妖星阵前死。”顾嗣立补注:“《晋书·天文志》:‘永昌元年七月甲午,有流星大如瓮,长百餘丈,青赤色,从西方来,尾分为百餘岐,或散。’”

【妖星】古代指预兆灾祸的星,如彗星等。《左传·昭公十年》:“居其维首,而有妖星焉。”《晋书·惠帝纪》:“尉氏雨血,妖星见于南方。”唐刘禹锡《平蔡州》诗之一:“蔡州城中众心死,妖星夜落照河水。”

【阵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直刃切,音。《玉篇》旅也。《廣韻》列也。《史記·淮隂侯傳》信乃使萬人先行出,背水陣。《後漢·禮儀志》兵官皆肄孫吳兵法六十四陣。又《玉篇》本作。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中春敎振旅,司馬以旗致民平列,如戰之。《左傳·成七年》巫臣通吳於晉,敎之戰。《佩觿集》軍爲陣,始於王羲之小學章。◎按史記作陣,非自羲之始也。

【死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息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想姊切,斯上聲。《白虎通》死之言澌,精氣窮也。《釋名》死者,澌也,若冰釋澌然盡也。《莊子·知北遊》人之生,氣之聚也。聚則爲生,散則爲死。《關尹子·四符篇》生死者,一氣聚散耳。《禮·曲禮》庶人曰死。《禮·檀弓》君子曰終,小人曰死。又《周禮·天官·疾醫註》少曰死,老曰終。又《山海經》有不死國,在南海大荒中。《郭璞贊》赤泉駐年,神木養命。稟此遐齡,悠悠無竟。又圓丘山有不死樹。《郭璞贊》萬物暫見,人生如寄。不死之樹,壽蔽天地。又《山海經》流沙之東,黑水之閒,有不死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