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暑才属尔,新春还及兹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残暑才属尔 | 平仄:平 仄 平 仄 仄 韵脚:上四紙 拼音: cán shǔcái shǔěr |
新春还及兹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:上平七之 拼音: xīn chūnhuán|háijízī|cí |
残暑才属尔,新春还及兹释义
【残暑】气。唐沉佺期《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》诗:“小池残暑退,高树早凉归。”唐白居易《曲江早秋》诗:“早凉晴后至,残暑暝来散。”宋陆游《风雨》诗:“残暑时当尽,清风势自回。”亦指夏末时节。宋范成大《西楼秋晚》诗:“残暑已随梁燕去,小春应为海棠来。”
【才属】仅能连续。形容声气微弱乏力。《资治通鉴·魏邵陵厉公正始九年》:“懿使声气纔属,説:‘年老枕疾,死在旦夕……恐不復相见,以子师昭兄弟为託。’”胡三省注:“诈为羸惙之状也。”清王晫《今世说·容止》:“﹝沉去矜﹞平时与人语,气纔属;及发辩议,则电闪霆激,摧屈一坐。”
【尔】《唐韻》兒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忍氏切,音邇。《說文》麗爾,猶靡麗也。本作。从冂从,其孔,尒聲。此與爽同意。又《玉篇》爾,汝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肆予以爾衆士奉辭伐罪。又《禮·檀弓》爾毋從從爾。爾毋扈扈爾。《註》爾,語助。《廣韻》尒義與爾同。詞之必然也。又譍詞。《古詩》爲焦仲卿妻作:諾諾復爾爾。《世說》聊復爾耳。又同邇。《詩·大雅》戚戚兄弟,莫遠具爾。《箋》爾,謂進之也。《疏》邇是近義,謂揖而進之。《儀禮·少牢饋食禮》上佐食爾上敦黍于筵上右之。《註》爾,近也。或曰移也。右之,便尸食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肆長》實相近
【新春】农历元旦以后的一、二十天。北周王褒《别陆子云》诗:“细柳发新春,沧波不可望。”宋苏轼《次韵孙职方苍梧山》:“闻道新春恣游览,羡君平地作飞仙。”《书影》卷八引清葛一龙《客中立春》诗:“四日新年一日春,新春还是旧年人。”冰心《寄小读者》二二:“等到年终时节,我拟请他到中国一行,代我贺我母亲新春之喜。”
【还】《篇海類編》音浮。又音否。俗作還字,非。(還)《唐韻》戸關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關切,音環。《說文》復也。《玉篇》反也。《詩·小雅》爾還而入,我心易也。還而不入,否難知也。《註》反也。又《正韻》退也,歸也。《儀禮·鄕飮酒禮》主人答拜還,賔拜辱。《註》還,猶退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還守豐。又《灌嬰傳》還定三秦。又顧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無所還忌。《註》還,猶顧也。又償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,其事好還。又大還、小還,日至之名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日至于鳥次,是謂小還。至于女紀,是謂大
【兹】〔古文〕茊《唐韻》子之切《集韻》津之切,音孜。《說文》草木多益也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此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念茲在茲。又蓐席也。《爾雅·釋器》蓐謂之茲。《公羊傳·桓十六年》屬負茲舍不卽罪爾。《註》諸侯有疾稱負茲。又《史記·周本紀》康叔封布茲。《徐廣曰》茲,藉草之名。又《通志·氏族略》宋茲成,墊江人。又通滋。《前漢·五行志》賦歛茲重。《揚子·太經》天不之茲。又《荀子·正論篇》琅玕龍茲。《註》與髭同。又《篇海》音慈。龜茲,國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