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间龙脑出,木末兔丝悬
草间龙脑出,木末兔丝悬释义
【草间】“草閒”。草丛间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今陈国道路不可知,田在草閒,功成而不收,民罢於逸乐,是弃先王之法制也。”汉王粲《七哀诗》:“路有飢妇人,抱子弃草间。”2.比喻乡野;民间。《宋书·王懿传》:“今自投草间,则同之匹夫,匹夫号令,何以威物?”《南史·陈新安王伯固传》:“在州不知政事,日出田猎。或乘眠舆至於草间,輒呼人从游,动至旬日。”唐李白《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》诗:“余亦草间人,颇怀拯物情。”
【龙脑】亦作“龙瑙”。1.即龙脑香树。南朝梁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下:“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,一名神农原药草山,山上紫阳观,世传神农於此辨百药,中有千年龙脑。”参见“龙脑香树”。2.即龙脑香。用硝酸氧化时,变化为樟脑。医药上用做强心剂和清凉剂。唐长孙佐辅《古宫怨》诗:“看笼不记薰龙脑,咏扇空曾秃鼠鬚。”《敦煌曲子词·内家娇》:“浑身掛异种罗裳,更薰龙瑙香烟。”3.即龙脑菊。宋刘蒙《菊谱·龙脑》:“龙脑一名小银臺……香气芬烈,甚似龙脑。”参见“龙脑菊”。
【出】《唐韻》赤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尺律切,春入聲。《說文》進也。《廣韻》見也,遠也。《增韻》出入也,吐也,寫也。又生也。《爾雅·釋訓》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康公,我之自出。《註》秦康公,晉之甥也。又《周禮·秋官·大司》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。《註》出謂越獄逃亡也。又《增韻》斥也。《正韻》亦作黜絀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尺類切《正韻》蚩瑞切,推去聲。自中而外也。又《正韻》凡物自出,則入聲。非自出而出之,則去聲。然亦有互用者。又叶尺僞切,吹去聲。《詩·小雅》匪舌是出,維躬是瘁。又叶敕律切
【木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卜切,音沐。《說文》冒也。冒地而生,東方之行。从屮,下象其根。《徐鍇曰》屮者,木始申坼也,萬物皆始於微,故木从屮。《白虎通》木之爲言觸也。《玉篇》燧人氏鑽出火也。《書·洪範》五行:一曰水、二曰火、三曰木、四曰金、五曰土。《易·說卦傳》爲木。《疏》木可以揉曲直,卽順之謂也。《禮·月令》某日立春,盛德在木。《疏》春則爲生,天之生育,盛德在於木位。又八音之一。《周禮·春官·太師》金石土革絲木匏竹。《註》木,柷敔也。又質樸。《論語》剛毅木訥近仁。又木彊,不和柔貌。《前漢·周勃傳》
【末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莫撥切《韻會》莫曷切《正韻》莫葛切,瞞入聲。《說文》木上曰末。从木,一在其上,謂木杪也。《禮·曲禮》獻杖者執。末《玉篇》端也,顚也,盡也。《廣韻》無也,弱也,遠也。又終也。《書·立政》我則末惟成德之彥。又勿也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命膳宰曰:末有原。又薄也。《左傳·昭十四年》三數叔魚之惡,不爲末減。又四肢曰末。《左傳·昭元年》風淫末疾。又商賈曰末。《史記·秦琅邪頌》上農除末,黔首是富。又太末,縣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屬會稽郡。又且末,國名。見《前漢·西域傳》。又山名。《山海經》末山多赤金。又姓。《
【兔丝】即莬丝子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千年之松,下有茯苓,上有兔丝。”高诱注:“一名女萝也。”《文选·江淹<古离别>诗》:“兔丝及水萍,所寄终不移。”李善注引《尔雅》:“女萝,兔丝也。”唐杜甫《新婚别》诗:“兔丝附蓬麻,引蔓故不长。”2.喻妻室。明高明《琵琶记·官媒议婚》:“閒藤野蔓休缠也。俺自有正兔丝,亲瓜葛。”明屠隆《昙花记·超度沉迷》:“託身在烟峦霞嶠,那管你风情月调,既撇却兔丝了,既撇却兔丝了,岂復惹閒花草!”
【悬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涓切,音泫。本作縣。《說文》繫也。或从心。《孟子》猶解倒懸。又叶熒絹切,音院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後宮不移,樂不徙懸。門衞供帳,官以物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