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间小虫鸣素秋,唤起妾身离别愁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草间小虫鸣素秋 | 平仄:仄 平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: cǎo jiānxiǎochóngmíngsù qiū |
唤起妾身离别愁 | 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:下平十八尤 拼音: huàn qǐqiè shēnlí biéchóu |
草间小虫鸣素秋,唤起妾身离别愁释义
【草间】“草閒”。草丛间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今陈国道路不可知,田在草閒,功成而不收,民罢於逸乐,是弃先王之法制也。”汉王粲《七哀诗》:“路有飢妇人,抱子弃草间。”2.比喻乡野;民间。《宋书·王懿传》:“今自投草间,则同之匹夫,匹夫号令,何以威物?”《南史·陈新安王伯固传》:“在州不知政事,日出田猎。或乘眠舆至於草间,輒呼人从游,动至旬日。”唐李白《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》诗:“余亦草间人,颇怀拯物情。”
【虫】《唐韻》許偉切《集韻》詡鬼切,音卉。《廣韻》鱗介總名。《說文》一名蝮,博三寸,首大如擘指,象其臥形,物之微細,或行、或毛、或蠃、或介、或鱗,以虫爲象。凡虫之屬皆从虫。《玉篇》古文虺字。註見三畫。《佩觿集》蛇虫之虫爲蟲豸,非是。○按《說文》《玉篇》《類篇》等書,虫蟲皆分作三部,虫吁鬼切,古切,蟲持中切,截然三音,義亦各別。《字彙》《正字通》合蟲二部倂入虫部,雖失古人分部之意,而披覽者易于查考,故姑仍其舊。若《六書正譌》以爲虫卽蟲省文,則大謬也。(蟲)《唐韻》直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持中切,音种。《說文
【鸣】《唐韻》武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眉兵切,音明。《說文》鳥聲也。《玉篇》聲相命也,嘷也。《詩·大雅》鳳凰鳴矣,于彼高岡。又獸亦曰鳴。《易·說卦傳》其於馬也爲善鳴。又《增韻》凡出聲皆曰鳴。《禮·學記》叩之以小,則小鳴。叩之以大,則大鳴。《莊子·德充符》子以堅白鳴。又鳥名。《山海經》弇州山有五彩之鳥,仰天鳴,名曰鳴鳥。《書·召誥》我則鳴鳥不聞。《音義》馬云:鳴鳥,謂鳳凰也。又姓。出《姓苑》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眉病切,音命。鳥相呼也。《馬融·長笛賦》山雞晨羣,野雉朝雊。求偶鳴子,悲號長嘯。《註》鳴,
【素秋】1.秋季。古代五行之说,秋属金,其色白,故称素秋。汉刘桢《鲁都赋》:“及其素秋二七,天汉指隅,民胥祓禊,国於水游。”唐杜甫《秋兴》诗之六:“瞿唐峡口曲江头,万里风烟接素秋。”宋欧阳修《清商怨》词:“关河愁思望处满。渐素秋向晚。”清唐孙华《夏日园居杂咏》之十二:“三年客里逢朱夏,一月天边盼素秋。”朱德《感事八首用杜甫<秋兴>诗韵·战局时局》:“兴安岭下楚江头,万里烽烟接素秋。”参见“素商”。2.比喻衰老、迟暮。晋潘尼《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》诗之三:“予涉素秋,子登青春;愧无老成,厠彼日新。”南朝梁江淹《杂体
【唤起】。唐杜甫《秋日夔州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唤起搔头急,扶行几屐穿。”宋苏轼《有美堂暴雨》诗:“唤起謫仙泉洒面,倒倾鮫室泻琼瑰。”宋陆游《细雨》诗:“美睡常嫌鶯唤起,清愁却要酒阑回。”2.引申为使之觉醒奋起。毛泽东《渔家傲·反第一次大“围剿”》词:“唤起工农千百万,同心干,不周山下红旗乱。”3.触动;激发。巴金《春》一:“打动她的心,唤起她的热情的处所却也很多。”4.鸟名。唐韩愈《赠同游》诗:“唤起窗全曙,催归日未西。”洪兴祖注:“唤起、催归,二禽名也……催归,子规也;唤起,声如人络丝,员转清亮,偏於
【妾身】旧时女子谦称自己。三国魏曹植《杂诗》之三:“妾身守空闺,良人行从军。”南朝梁江淹《古离别》诗:“君在天一涯,妾身长别离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七:“师父若肯收留做弟子,便是妾身的有结果了。”
【离别】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余既不难夫离别兮,伤灵修之数化。”唐陆龟蒙《离别》诗:“丈夫非无泪,不洒离别间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四回:“这个‘别’字不是好字眼,或者主离别。”巴金《新生·一个人格的成长》:“我这时候突然觉得离别并不是可悲的事情了。”
【愁】《唐韻》士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鋤尤切,音。《說文》憂也。从心秋聲。《廣韻》悲也。《增韻》慮也。又《正韻》卽由切,音揫。《禮·鄕飮酒義》秋心爲言愁也。《註》愁讀爲揫。又《集韻》將由切。與楢同。《說文》楢,聚也。或作愁。又《集韻》財勞切,音曹。揚雄有畔牢愁。又叶士交切,音巢。《道藏歌》椿齡會足衰,劫往豈足遼。虛刀揮至空,鄙滯五神愁。 或書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