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昧徒寻绿,花梢强觅红

草昧徒寻绿,花梢强觅红

诗句读音
草昧徒寻绿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34túxúnlǜ|lù
花梢强觅红平仄:平 仄 仄 仄 平
拼音: huā shāoqiáng|qiǎng|jiàngmìhóng|gōng

草昧徒寻绿,花梢强觅红释义

【昧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佩切,音妹。《說文》旦明也。一曰闇也。《博雅》冥也。《易·屯卦》天造草昧。《疏》昧謂冥昧。《書·堯典》宅西曰昧谷。《傳》昧,冥也。日入於谷而天下冥,故曰昧谷。又《書·太甲》先王昧丕顯。《疏》昧是晦冥,是未明,謂夜向晨也。《詩·鄭風》士曰昧旦。又《書·仲虺之誥》兼弱攻昧。《傳》闇則攻之。又《左傳·文二十六年》楚王是故昧於一來。《註》昧,猶貪冒。又《屈原·離騷》路幽昧以險隘。《註》幽昧,不明也。又樂名。《禮·明堂位》《昧》,東夷之樂也。又縣名。《類篇》在益州。又與沬同

【徒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同都切,音塗。《說文》本作。步行也。《易·賁卦》舍車而徒。又步卒也。《詩·魯頌》公徒三萬。又《爾雅·釋訓》徒輦者也。《疏》會同田獵,人挽輦以徒行也。《詩·小雅》徒御不驚。又《玉篇》衆也。《書·仲虺之誥》實繁有徒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人至察,則無徒。又《廣韻》空也。《爾雅·釋訓》暴虎,徒搏也。《註》空手執也。又《廣雅》徒,袒也。《史記·張儀傳》秦人捐甲,徒裼以趨敵。又《正韻》但也。《孟子》徒善不足以爲政。又《廣韻》黨也。《張衡·思賦》朋精粹而爲徒。又弟子曰徒。《論語》非

【绿】《廣韻》力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龍玉切,音錄。《說文》帛靑黃色也。《釋名》綠,瀏也。荆泉之水於上視之,瀏然綠色,此似之也。《詩·邶風》綠兮衣兮。《博》綠,閒色。又《詩·衞風》綠竹猗猗。《傳》綠,王芻也。《釋文》爾雅作菉。

【花梢】1.花木的枝梢。五代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花上金铃》:“至春时,於后园中纫红丝为绳,密缀金铃,繫於花梢之上。每有乌鹊翔集,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。”宋辛弃疾《东坡引》词:“花梢红未足,条破惊新緑,重帘下徧阑干曲。”明谢谠《四喜记·花亭佳偶》:“燕语花梢,花底黄鸝声更娇。”2.犹花巧。老舍《赵子曰》第二十:“作学生的时候出锋头是嘴上的,越说得花梢,越显本事。”3.谓颜色鲜艳。康濯《春种秋收》:“拿出许多花梢新奇的布匹和日用品,光问她想要甚么。”

【觅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狄切,銘入聲。《廣韻》求也。《魏志·管輅傳》覓索餘光。《晉書·武帝紀》是猶欲登山者,涉舟航而覓路。又《唐書·南蠻傳》南詔以貝十六枚爲一覓。又《宋史·眞宗紀》祥符三年,以西凉府覓諾族瘴疫,賜藥。 《正字通》从爪从見。俗作覔。非。《字彙補》一作。《集韻》本作覛,亦書作,或作眽,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