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木既萌动,龙蛇起窟穴
草木既萌动,龙蛇起窟穴释义
【木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卜切,音沐。《說文》冒也。冒地而生,東方之行。从屮,下象其根。《徐鍇曰》屮者,木始申坼也,萬物皆始於微,故木从屮。《白虎通》木之爲言觸也。《玉篇》燧人氏鑽出火也。《書·洪範》五行:一曰水、二曰火、三曰木、四曰金、五曰土。《易·說卦傳》爲木。《疏》木可以揉曲直,卽順之謂也。《禮·月令》某日立春,盛德在木。《疏》春則爲生,天之生育,盛德在於木位。又八音之一。《周禮·春官·太師》金石土革絲木匏竹。《註》木,柷敔也。又質樸。《論語》剛毅木訥近仁。又木彊,不和柔貌。《前漢·周勃傳》
【萌动】1.开始发芽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是月也,天气下降,地气上腾。天地和同,草木萌动。”南朝宋谢庄《郊庙歌辞·宋明堂歌之四》:“萌动达,万品新。润无际,泽无垠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九一回:“芳草阶前萌动,老梅枝上生馨。”陈独秀《敬告青年》:“青年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动,如利刃之新发于硎,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。”2.开始发生;产生。《汉书·辛庆忌传》:“故姦轨不得萌动而破灭。”明李贽《征途与共后语》:“盖生死念头尚未萌动,故世间参禪学道之夫,亦只如此而止矣。”李大钊《新旧思想之激战》:“那些旧人见了,
【龙】〔古文〕竜龒《唐韻》《集韻》力鍾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盧容切,音籠。《說文》龍,鱗蟲之長,能幽能明,能細能巨,能短能長,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《廣雅》有鱗曰蛟龍,有翼曰應龍,有角曰虯龍,無角曰螭龍,未升天曰蟠龍。《本草註》龍耳虧聰,故謂之龍。《易·乾卦》時乗六龍以御天。又星名。《左傳·僖五年》龍尾伏辰。《疏》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。又《襄二十八年》龍,宋鄭之星也。又山名。龍門,在河東,見《禹貢》。龍山,見《山海經》。封龍,見《括地志》。又邑名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齊侯伐我北鄙,三日取龍。《註》龍,魯邑。在泰山
【蛇】《唐韻》食遮切,音茶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時遮切,音闍。毒蟲也。《左傳·莊十四年》內蛇與外蛇鬭。《疏》蛇,北方水物。《酉陽雜俎》蛇,有水、草、木、土四種。《爾雅翼》蛇,草居,常飢,每得食稍飽,輒復蛻殻,冬輒含土入蟄,及春出蟄則吐之。《埤雅》牛以鼻聽,蛇以眼聽。又《莊子·達生篇》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,浮之江湖,食之以委蛇。《註》委蛇,泥鰌。又星名。《左傳·襄二十八年》蛇乗龍。《註》蛇,武之宿,虛、危之星。《晉書·天文志》騰蛇二十二星,在營室北,天蛇也。又地名。《後漢·郡國志》南陽郡隨西有斷蛇丘。《註》卽銜珠之
【窟穴】土室。《晏子春秋·谏下十四》:“其不为橧巢者,以避风也;其不为窟穴者,以避溼也。”2.泛指住所。宋王禹偁《放言》诗之四:“不向世间争窟穴,蜗牛到处是吾庐。”鲁迅《准风月谈·秋夜纪游》:“中等华人的窟穴却是炎热的。”3.特指隐士的住所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。”汉荀悦《汉纪·景帝纪》:“士有伏死窟穴巖石之中耳,安肯尽忠信而趣闕下者哉!”4.动物栖身的洞穴。汉王充《论衡·辨祟》:“鸟有巢栖,兽有窟穴,虫鱼介鳞各有区处,犹人之有室宅楼臺也。”唐杜甫《又观打鱼》诗:“日暮蛟龙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