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草华清妙入神,涪翁以后更无人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曾草华清妙入神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: zēng|céng3huá|huà|huāqīng miàorù shén |
涪翁以后更无人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:上平十七眞 拼音: fú wēngyǐ hòugēng|gèngwúrén |
曾草华清妙入神,涪翁以后更无人释义
【曾】《唐韻》昨稜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徂稜切,音層。《說文》詞之舒也。从八从曰聲。《九經字樣》曾从。,古文窻字。下从曰,上从八,象氣之分散也。經典相承,隷省作曾。《詩·大雅》曾莫惠我師。《論語》曾是以爲孝乎。《孟子》爾何曾比予於是。又《廣韻》經也。《增韻》嘗也。《韻會》乃也,則也。又與層通。《後漢·張衡傳》登閬風之曾城兮。《文選》作層城。又《廣韻》作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咨騰切,音增。《書·武成》惟有道曾孫周王發。《爾雅·釋親》王父之考爲曾祖,孫之子爲曾孫。《註》曾,猶重也。又《左傳·襄十八年》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
【华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戸花切《集韻》胡瓜切,音划。《書·舜典》重華協于帝。《傳》華謂文德。又《禮·檀弓》華而睆。《疏》凡繪畫,五色必有光華,故曰華畫也。又《廣韻》草盛也。又粉也。《曹植·洛神賦》鉛華弗御。又髮白也。《後漢·陳蕃傳》蹇諤之操,華首彌固。又華林,園名。《魏志》芳林園卽今華林園。又地名。《戰國策》說趙王于華屋之下。《史記·秦本紀註》華陽,地名。《吳志·孫皓傳》皓舉大衆出華里。又《水經注》河水東南徑華池。又華表。《古今註》堯設誹謗木,今之華表。又星名。《晉書·天文志》大帝九星曰華蓋。又《韻會》胡化切,音
【清妙】“清玅”。1.轻清。指天体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清妙之合专易,重浊之凝竭难,故天先成而地后定。”2.清高美好。亦指清高美好之士。汉蔡邕《郭有道碑文》:“委辞召贡,保此清妙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王蕃楼玄等传论》:“胡冲以为玄、邵、蕃一时清妙,略无优劣。”3.清新妙品。唐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·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》:“天壤区区,惟恣五慾,实可愧耻,每以得作才鬼,犹胜顽仙。此陶隐居之志也。由是书画皆为清玅。”4.清新美妙。隋卢思道《辽阳山寺愿文》:“圆珠积水,流清妙之音。”宋张先《玉树后庭花》词之二:“新声丽色千人
【入神】1.《易·繫辞下》:“精义入神,以致用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圣人用精粹微妙之义,入於神化,寂然不动,乃能致其所用。”后多用以指一种技艺达到神妙之境。《古诗十九首·今日良宴会》:“弹筝奋逸响,新声妙入神。”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书画》:“予家所藏摩詰画《袁安卧雪图》,有雪中芭蕉,此乃得心应手,意到便成。故造理入神,迥得天意。”清吴伟业《琵琶行》:“琵琶急响多秦声,对山慷慨称入神。”峻青《秋色赋·张玉生》:“过去,在观看演出中,这种说‘数来宝’的呱哒板,不知听了多少次,可从来没有听到象今天的这么好,这么熟练,这么达
【涪翁】1.东汉人,精于医,姓名不传。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下·郭玉》:“有老父,不知何出,常渔钓於涪水,因号涪翁。乞食人间,见有疾者,时下针石,輒应时而效,乃著《针经》、《针脉法》传於世。”2.宋黄庭坚别号。《爱日斋丛钞》卷二引《复斋漫录》:“山谷謫涪州别驾,因自号涪翁。”宋范成大《万景楼》诗:“若为唤得涪翁起,题作西南第一楼。”陈三立《由崝庐寄陈芰潭》诗:“流传文字一赏之,襟期涪翁有同调。”
【以后】比现在或某一时间晚的时期。《后汉书·列女传序》:“故自中兴以后,综其成事,述为《列女篇》。”宋司马光《论西夏札子》:“自今以后,贡献赐予,悉如旧规。”清顾炎武《菰中随笔》:“万历以后,士子但读时文,不知用字所本。”巴金《探索集·怀念烈文》:“这以后又过了两个月,在上海出版的十三种期刊,被国民党政府用一纸禁令同时查封了。”
【更】《玉篇》今作更。《集韻》隷作更。○按更字,諸韻書作字重文。《正字通》云俗字,非。
【无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武夫切,音巫。《說文》,亡也。奇字,无通。王育說,天屈西北爲无。《易·乾卦》无咎。《釋文》无音無。易內皆作此字。《藝苑雄黃》无亦作亡。古皆用亡无,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。詩、書、春秋、禮記、論語本用无字,變篆者變爲無,惟易、周禮盡用无。然論語亡而爲有,我獨亡,諸無字,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,故不改也。又《廣韻》莫胡切,音模。南无,出《釋典》。(無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武扶切《廣韻》武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微夫切,音巫。《說文》亡也。《玉篇》不有也。《書·舜典》剛而無虐,而無傲。又《益
【人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如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鄰切,音仁。《說文》天地之性最貴者也。《釋名》人,仁也,仁生物也。《禮·禮運》人者,天地之德,隂陽之交,鬼神之會,五行之秀氣也。又一人,君也。《書·呂》一人有慶,兆民賴之。又予一人,天子自稱也。《湯誥》嗟爾萬方有衆,明聽予一人誥。又二人,父母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明發不寐,有懷二人。又左人,中人,翟國二邑。又官名。《周禮》有庖人,亨人,漿人,凌人之類。又楓人,老楓所化,見《朝野僉載》。又蒲人,艾人,見《歲時記》。又姓。明人傑。又左人,聞人,俱複姓。又《韻補》叶如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