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攀玉李青冥上,亦摘蟠桃缥缈边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曾攀玉李青冥上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:上三十六養 拼音: zēng|céngpānyù lǐqīng míngshàng|shǎng |
亦摘蟠桃缥缈边 | 平仄:仄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: yì1pán táopiāo miǎobiān |
曾攀玉李青冥上,亦摘蟠桃缥缈边释义
【曾】《唐韻》昨稜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徂稜切,音層。《說文》詞之舒也。从八从曰聲。《九經字樣》曾从。,古文窻字。下从曰,上从八,象氣之分散也。經典相承,隷省作曾。《詩·大雅》曾莫惠我師。《論語》曾是以爲孝乎。《孟子》爾何曾比予於是。又《廣韻》經也。《增韻》嘗也。《韻會》乃也,則也。又與層通。《後漢·張衡傳》登閬風之曾城兮。《文選》作層城。又《廣韻》作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咨騰切,音增。《書·武成》惟有道曾孫周王發。《爾雅·釋親》王父之考爲曾祖,孫之子爲曾孫。《註》曾,猶重也。又《左傳·襄十八年》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
【攀】《唐韻》普班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披班切,盼平聲。引也。《晉語》攀輦卽利而舍。又自下援上也。《莊子·馬蹄篇》鳥鵲之巢,可攀援而闚。《崔駰·達旨》攀台階闚紫闥。或作扳。亦作。
【玉李】1.传说中的仙李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祛惑》:“﹝崑崙山﹞有珠玉树沙棠琅玕碧瑰之树,玉李、玉瓜、玉桃,其实形如世间桃李,但为光明洞澈而坚,须以玉井水洗之,便软而可食。”2.星名。即李星。见《史记·天官书》。宋杨万里《三辰砚屏歌》:“东方亭亭升火轮,西有玉李伴金盆。”3.李子的一种。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一:“红李,玉李,花红和虎拉车,相继而来。”
【青冥】形容青苍幽远。指青天。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据青冥而攄虹兮,遂儵忽而捫天。”王逸注:“上至玄冥,舒光耀也。所至高眇不可逮也。”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四》:“其洞虽不甚深,而上覆下平,倒插青冥,呼吸日月,此为最矣。”赵朴初《忆江南·峨眉山纪游》词:“上有青冥窥一綫,下临白浪吼千川。”2.形容青苍幽远。指仙境;天庭。唐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青冥浩荡不见底,日月照耀金银臺。”宋欧阳修《感事》诗之二:“开坟见空棺,谓已超青冥。”明张居正《轩皇问道治世长生颂》:“元都羽客,有御风躡景超举青冥者矣,未
【上】〔古文〕丄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亮切,音尙。在上之上,對下之稱。崇也,尊也。《易·乾·文言》本乎天者親上。又《廣韻》君也。太上極尊之稱。《蔡邕·獨斷》上者,尊位所在。但言上,不敢言尊號。又上日。《書·舜典》正月上日。《註》孔氏曰:上日,朔日也。葉氏曰:上旬之日。曾氏曰:如上戊,上辛,上丁之類。又姓。漢上雄,明上觀,上志。又上官,複姓。又《唐韻》時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是掌切,商上聲。登也,升也,自下而上也。《易·需卦》雲上于天。《禮·曲禮》拾級聚足,連步以上。又進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朔
【亦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羊益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夷益切,音睪。總也,又也。又傍及之詞。又姓。宋開禧進士亦尚節,明參將亦孔昭。又同奕。《詩·周頌》亦服爾耕。《箋》亦,大也。《正義》亦奕義通。 亦本作,象人左右兩腋形。《說文》與掖同。《詩·衡門序》誘掖其君。《釋文》《石經》作亦。亦,古掖字也,左右肘脅之閒曰掖。後从肉作腋。
【摘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他歷切,音剔。《說文》拓果樹實也。一曰指近之也。《傅毅·舞賦》摘齊行列。《註》指摘行列。使整齊也。又《廣韻》發也,動也。《元稹詩》共邀連榻坐,兼去摘船行。《自註》音剔。又《唐韻》竹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陟革切,音謫。手取也。《唐書·建寧王倓傳》天后次子賢作歌曰:種瓜黃臺下,瓜熟子離離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。三摘尚云可,四摘抱蔓歸。或作擿。
【蟠桃】1.神话中的仙桃。据《论衡·订鬼》引《山海经》:“沧海之中,有度朔之山,上有大桃木,其蟠屈三千里。”又据《太平广记》卷三引《汉武内传》载:七月七日,西王母降,以仙桃四颗与帝。帝食辄收其核,王母问帝,帝曰:“欲种之。”王母曰:“此桃三千年一生实,中夏地薄,种之不生。”帝乃止。宋张孝祥《水调歌头·为时传之寿》词:“蟠桃未熟,千岁容与且人间。”清黄遵宪《车驾驻开封府》诗:“诸侯香草方毡幕,西母蟠桃又綺筵。”2.桃的一种。果形扁圆,味甘美,汁不多。宋毛滂《清平乐》词:“欲助我公寿骨,蟠桃等见开花。”3.传说中的山
【缥缈】“縹眇”。亦作“縹渺”。1.高远隐约貌。《文选·木华<海赋>》:“羣仙縹眇,餐玉清涯。”李善注:“縹眇,远视之貌。”唐杜甫《白帝城最高楼》诗:“城尖径仄旌斾愁,独立縹緲之飞楼。”宋苏轼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词:“缺月掛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惟见幽人独往来,縹渺孤鸿影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草檄》:“孤影,南枝乍冷,见乌鹊縹緲,惊飞栖止不定。”郭沫若《星空·天上的市街》:“我想那缥缈的空中,定然有美丽的街市。”2.随风飘扬;随水浮流。唐李白《愁阳春赋》:“縹緲兮翩緜,见游丝之縈烟。”宋陈允平《垂杨》词:“飞
【边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眠切,音編。《玉篇》畔也,邊境也。《禮·玉藻》其在邊邑。《註》邊邑,九州邊鄙之邑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蕩搖我邊疆。又《正韻》旁近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齊邊楚。又側也。《禮·檀弓》齊衰不以邊坐。《疏》喪服宜敬,起坐宜正,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。又邊璋,半文飾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邊璋七寸。又姓。周大夫邊伯之後。南唐有邊鎬。《說文》作。漢典考證:〔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搖蕩我邊疆。〕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。 考證:〔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搖蕩我邊疆。〕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