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观非难事,休官学住山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休官学住山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:上平二十八山 拼音: xiū|xǔguān xuézhù1 |
禅观非难事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:去七志 拼音: chán guānfēi nànshì |
禅观非难事,休官学住山释义
【休】《唐韻》許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虛尤切,朽平聲。美善也,慶也。《書·太甲》實萬世無疆之休。又《周官》作德心逸日休。《詩·商頌》何天之休。又宥也。《書·呂》雖休勿休。《註》宥之也。我雖以爲宥,爾惟勿宥。又《爾雅·釋訓》休休,儉也。《疏》良士顧禮節之儉也。《詩·唐風》良士休休。又休沐,言休假也。一曰下沐,一曰旬休。唐法,旬休者一月三旬,遇旬則休沐,卽十日一洗沐也。又致仕曰休。又休息。《禮·月令》季秋之月,霜始降,則百工休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稱傀儡戲曰休,亦曰提休。又地名。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。見《史記·年表
【官学】1.旧时官府设立的学校。西周的国学、乡学,汉的太学、州郡县学,唐宋后的太学、国子监、府州县学,元后的社学,皆属官学。唐元稹《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序》:“唐兴,官学大振,歷世之文,能者互出。”宋曾巩《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》:“其夫叹曰:‘我能一意自肄于官学,不以私累其志,曾氏助我也。’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八旗官学》:“雍正中,设八旗官学,凡三品。”2.官方奉行的学说。郭沫若《中国史稿》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:“韩非虽死,而他的学说实际上成为秦代的官学,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”
【山】《廣韻》所閒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師閒切《正韻》師姦切,與刪音同。《說文》山宣也。宣氣散生萬物,有石而高也。《徐曰》象山峰起之形。《釋名》山,產也。產萬物者也。《易·說卦》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。《書·禹貢》奠高山大川。《爾雅·釋山》河南華,河西嶽,河東岱,河北恆,江南衡,《周禮》謂之鎮。《鄭註》鎮名山安地德者也。又《山海經》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。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。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,今隴西甘肅玉門外,其地也。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,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。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,則禹貢
【禅观】参究修行。唐姚合《闲居》诗:“何当学禪观,依止古先生。”宋陈师道《比丘理公塔铭》:“日诵《金刚》、《行愿》两经,闔户禪观,不近人事,凡二十年。”章炳麟《答铁铮》:“明之末世与满洲相抗,百折不回者,非耽悦禪观之士,即姚江学派之徒。”寺院。唐钱起《送僧归日本》诗:“水月通禪观,鱼龙听梵声。”
【非难】和指责。《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·驳<新民丛报>最近之非革命论》:“其根据可谓全破,而论者亦将无他説以非难革命也。”郭沫若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她母亲抚育了一个异姓的螟蛉,因此便遭受了她们同族的非难。”徐铸成《报海旧闻》三七:“沪上报纸,颇有非难。”2.不以为然。沙汀《范老老师》:“‘可是,有些人倒还笑我说错了呢!……’非难地一笑,老老师踌躇满志地退回躺椅上去。”
【事】〔古文〕叓《唐韻》鉏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仕吏切,音示。大曰政,小曰事。《廣韻》使也,立也,由也。《釋名》事,偉也。偉立也。凡所立之功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六府三事允治。又《詩·小雅》三事大夫,莫肯夙夜。《註》三公也。又《詩·大雅》三事就緒。《註》三農之事也。又奉也。《禮·曲禮》年長以倍。則父事之。又營也,治也。《史記·曹參世家》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,見參不事事。又《廣韻》《類篇》側吏切。事刃,與倳剚同。別見人部倳字註。又《韻補》叶逝支切,音時。《蔡邕詞》帝曰休哉,命公三事。乃耀柔嘉,是式百司。又叶詩紙切,音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