瀍涧临江北,郊原极海西

瀍涧临江北,郊原极海西

诗句读音
郊原极海西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
拼音: jiāo yuánjíhǎi xī
瀍涧临江北平仄:仄 平 平 仄
拼音: chán jiànlínjiāng běi

瀍涧临江北,郊原极海西释义

【郊原】原野。南朝梁萧子范《东亭极望》诗:“郊原共超远,林野杂依菲。”宋苏轼《过云龙山人张天骥》诗:“郊原雨初足,风日清且好。”明梁辰鱼《浣纱记·送饯》:“国破山河在,城倾草树迷。看纵横白骨郊原蔽。”郭沫若《星空·孤竹君之二子》:“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,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。”

【极】《唐韻》其輒切《集韻》極葉切,音笈。《說文》驢上負也。《篇海》爲木版跨驢背以負物者。又《廣韻》巨業切,音跲。极插也。(極)《唐韻》渠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竭憶切《正韻》竭戟切,禁入聲。《說文》棟也。《徐曰》極者屋脊之棟,今人謂高及甚爲極,義出於此。又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極。《易·繫辭》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。《註》無稱之稱,不可得而名也。又皇極,大中也。《書·洪範》皇建其有極。《疏》人君爲民之主,大自立其有中之道。又北辰曰北極,老人星曰南極。《書·舜典·正義》引《王蕃·渾天說》曰:北極出地三十六度,南極入地三十六度

【海西】1.古大秦国,即罗马帝国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“北有奄蔡黎轩”张守节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《魏略》云:‘大秦在安息、条支西大海之西,故俗谓之海西。从安息界乘船直载海西,遇风利时三月到,风迟或一、二岁。’”《后汉书·南蛮传》:“永寧元年,掸国王雍由调復遣使者诣闕朝贺……自言我海西人。海西即大秦也。”2.指西域一带或位于我国西方的国家。唐张说《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》之二:“圣皇至德与天齐,天马来仪自海西。”清魏源《江南吟》之八:“阿芙蓉,阿芙蓉,产海西,来海东。”姚华《论文后编·目录中》:“海西之乐,近又东来。”

【瀍涧】和涧水的并称。东周以来的古都洛阳(今河南省洛阳市东),瀍水直穿城中,涧水环其西,故多以二水连称谓其地。唐孟浩然《题李四十庄兼赠綦毋校书》诗:“左右瀍涧水,门庭緱氏山。”明夏完淳《燕问》:“磽瘠险阻,古为战区,不足以荣华瀍涧,附丽皇极也。”清顾炎武《将远行作》诗:“朝驰瀍涧宅,夕宿殽函都。”汉

【江北】1.指长江下游以北的地区。古代一般用指唐淮南道、宋淮南路地,境域较广;近代多专指江苏、安徽两省中位于长江北岸的地区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满宠传》:“﹝太和﹞三年春,降人称吴大严,扬声欲诣江北猎,孙权欲自出。”《宋史·世家传一·李煜》:“﹝乾德﹞二年,又詔江北,许诸州民及诸监盐亭户缘江採捕及过江贸易。”清王韬《瓮牖馀谈·贼中悍酋记》:“大纲恃其猛鷙,屡犯官军,咸丰乙卯五月窜江北。”陈登科肖马《破壁记》第二章:“黑稠稠的苏州河里,这样的住家大半是从苏北逃难来的,上海人叫做江北船棚。”2.泛指长江以北。宋陆游《梅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