巉岩复巉岩,昨日通灵滩

巉岩复巉岩,昨日通灵滩

诗句读音
昨日通灵滩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zuó rìtōng língtān
巉岩复巉岩平仄:平 仄 平
拼音: chán yánfù

巉岩复巉岩,昨日通灵滩释义

【昨日】的前一天。《吕氏春秋·察微》:“昨日之事,子为制;今日之事,我为制。”晋潘岳《悼亡诗》之三:“念此如昨日,谁知已卒岁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:“昨日安民的官下来,百姓散了。”2.过去;以前。《南史·王僧孺传》:“昨日卑细,今日便成士流。”

【通灵】1.通于神灵。汉班固《幽通赋》:“精通灵而感物兮,神动气而入微。”唐陆龟蒙《奉和袭美太湖诗·包山祠》:“自非通灵才,敢陟羣仙峯。”《西湖二集·文昌司怜才慢注录籍》:“若是説好,便通灵起感应,香火繁盛起来。”郁达夫《为霭民先生题经公致渊画松》诗之二:“六法通灵力有餘,暮年点笔势凌虚。”2.善于应变;不拘泥。宋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回仙》:“吾得道年五十,第一度郭上灶,第二度赵仙姑。郭性顽钝,只与追钱延年之法;赵性通灵,随吾左右。”3.消息来得快;来源广。《娱目醒心编》卷五第一回:“福达身虽有监,京中綫索却

【滩】〔古文〕潬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他干切《正韻》他丹切,育攤。水灘也。《增韻》瀨也。又《集韻》他含切,音貪。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申曰涒灘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他案切,音炭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呼旱切《集韻》許旱切,音。水濡而乾也。與暵同。《說文》作。又《廣韻》奴案切《集韻》乃案切,難去聲。水奔流貌。又《韻補》叶他涓切,音湍。《白居易詩》手拄靑竹杖,足踏白石灘。漸怪耳目曠,不聞人世喧。

【巉岩】“巉巗”。1.险峻的山岩。战国楚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登巉巖而下望兮,临大阺之稸水。”唐李白《北上行》:“磴道盘且峻,巉巖凌穹苍。”元汤式《小梁州·上巳日登姚江龙泉寺》曲:“天风送我上巉巖,正值春三,残红飞絮点松杉。”清褚人穫《坚瓠七集·十二时颂》:“康衢只在能知止,莫就巉巗仄径行。”刘白羽《昆仑上的太阳》:“只见巉岩壁立,万仞摩天。”2.险峻貌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溱水》:“庙渚攒石巉巖,乱峙中川。”唐李白《金陵歌送别范宣》诗:“石头巉巖如虎踞,凌波欲过沧江去。”清张岱《西湖梦寻·一片云》:“莫莽间有石洞,

【复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房六切,音伏。《說文》往來也。《廣韻》返也。《書·舜典》如五器卒乃復。《傳》復,還也。《詩·小雅》言歸思復。又《韻會》答也。《書·說命》說復于王。又《韻會》白也。《禮·曲禮》願有復也。又《韻會》反命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諸臣之復。《註》復,報也,反也。《疏》謂羣臣受王命,使臣行之訖,反報於王也。又招魂曰復。《禮·檀弓》復盡愛之道也。《註》復謂招魂,庶幾其精氣之反。又興復。《諸葛亮·出師表》興復漢室,還於舊都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元有復見心。又州名。《隋書·地理志》後周置復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