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然见大体,皎日破重阴

超然见大体,皎日破重阴

诗句读音
皎日破重阴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jiǎo rìpòzhòng yīn
超然见大体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chāo ránjiàn|xiàndà tǐ

超然见大体,皎日破重阴释义

【皎日】明亮的太阳。古多用于誓辞。三国魏曹植《黄初五年令》:“孤推一概之平,功之宜赏,於疏必与;罪之宜戮,在亲不赦。此令之行,有若皎日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物色》:“皎日嘒星,一言穷理;参差沃若,两字穷形。”明沉鲸《双珠记·遇淫持正》:“我和你同享富贵,决不有负,指皎日昭昭为证。”清黄叔威《赠陈梦雷古诗》之六:“皎日方寸心,万古经乾坤。”郁达夫《沉沦》一:“晴天一碧,万里无云,终古常新的皎日,依旧在她的轨道上,一程一程的在那里行走。”参见“皦日”。

【破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普過切,頗去聲。壞也,剖也,裂也,劈也,坼也。《正字通》凡物壞,及行師敗其軍,奪其地,皆曰破。說文專訓石碎,泥。又《韻會》曲破,樂名。樂書云:唐明皇天寶,樂章多以邊地名曲。如伊州,甘州之類。曲終繁聲,名爲入破。又《字彙補》披義切,音媲壞也。又叶博屑切,音鷩。《呂覽》膏以明自煎,鐸以聲自穴。翠以羽殃身,蚌以珠致破。

【重阴】“重隂”。1.指云层密布的阴天。汉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玄云合而重隂,谷风起而增哀。”南朝宋谢惠连《咏冬》:“繁云起重阴,迴飈流轻雪。”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象数一》:“连日重阴,人谓必雨。”2.指阴雨。三国魏曹植《赠王粲》诗:“重阴润万物,何惧泽不周?”《文选·成公绥<啸赋>》:“济洪灾於炎旱,反亢阳於重隂。”李周翰注:“云雨谓之重隂也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守塉》:“亢阳则出谷颺尘,重阴则滔天凌丘。”3.指地下。4.犹浓阴。汉王粲《七哀诗》之二:“山冈有餘暎,巖阿增重阴。”唐王维《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》诗:

【超然】1.远貌;高貌。汉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超然远览,渊然深识。”宋王安石《送李宣叔倅漳州》诗:“超然万里去,识者为不乐。”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盘山》:“登舍利塔,诸山皆隐没出其下,徘徊指点,大地空茫,真足驱使羣峰超然雄视矣。”2.高超出众。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寧超然高举以保真乎?将哫訾栗斯,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?”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服制象》:“圣人之所以超然,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。”宋陆游《哭杜府君》诗:“超然众客中,可慕不待揖。”清姚鼐《祭朱竹君学士文》:“海内万士,於中有君。其气超然,不可辈羣。”3.谓离尘脱俗

【见】《唐韻》《廣韻》古甸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經電切,堅去聲。《說文》視也。从目从儿。《易·乾卦》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。《疏》德被天下,爲萬物所瞻覩。《書·立政》灼見三有俊心。《禮·王制》問百年者就見之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,春見曰朝,夏見曰宗,秋見曰覲,冬見曰遇,時見曰會,殷見曰同。《註》此六禮者,以諸侯見王爲義。《史記·五帝紀》舜擇吉月日,見四嶽、諸牧、班瑞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未得省見。《註》言不爲所拔識也。又《通鑑》漢武帝元光五年,張湯、趙禹定律令,務在深文,作見知法。詳矢部知字註

【大体】1.重要的义理,有关大局的道理。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论》:“﹝平原君﹞未睹大体。”如:做事要顾大局,识大体。2.大要;纲领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矫传》:“操纲领,举大体。”3.大致,大概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山东食海盐,山西食盐卤,领南、沙北固往往出盐,大体如此矣。”如:我和他的看法大体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