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廷任猛将,宿昔恨滔滔

朝廷任猛将,宿昔恨滔滔

诗句读音
宿昔恨滔滔平仄:仄 平 仄 平 平
拼音: sù xīhèntāo tāo
朝廷任猛将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
拼音: cháo tíngrèn|rénměng jiàng

朝廷任猛将,宿昔恨滔滔释义

【宿昔】1.从前;往日。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,惧不能寧,惟所与共为治者,君宜知之。”唐张九龄《照镜见白发》诗:“宿昔青云志,蹉跎白髮年。”清曹寅《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》诗:“即此相逢犹宿昔,频来常带杖头钱。”2.经久;经常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客於小肠膜原之间,络血之中,血泣不得注於大经,血气稽留不得行,故宿昔而成积矣。”汉王充《论衡·感虚》:“师旷能鼓《清角》,必有所受,非能质性生出之也。其初受学之时,宿昔习弄,非直一再奏也。”3.犹年老。《文选·谢朓<和王主簿季哲怨情>诗》:“徒

【滔滔】奔流貌。《诗·齐风·载驱》:“汶水滔滔,行人儦儦。”毛传:“滔滔,流貌。”汉王粲《赠文叔良》诗:“瞻彼黑水,滔滔其流。”毛泽东《沁园春·雪》词:“大河上下,顿失滔滔。”2.比喻言行或其它事物连续不断。《楚辞·东方朔<七谏·谬谏>》:“年滔滔而自远兮,寿冉冉而愈衰。”王逸注:“滔滔,行貌。”宋梅尧臣《依韵和刘原甫见寄》:“语道滔滔是,论情往往牵。”元萨都剌《灯蛾来》诗:“尔为微物不自觉,往来就死何滔滔。”周立波《悼田守尧同志》:“这使他们骄傲了,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,并且指日要到达太原,去喝那里的葡萄酒。”茅

【朝廷】“朝庭”。1.君王接受朝见和处理政务的地方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其在宗庙朝廷,便便言,唯谨尔。”邢昺疏:“朝廷,布政之所。”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是故朝廷芜而无迹,田野辟而无草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艺二·阿房宫赋》:“先帝为咸阳朝廷小,故营阿房为堂室。”2.指以君王为首的中央政府。《商君书·农战》:“今境内之民及处官爵者,见朝廷之可以巧言辩説取官爵也,故官爵不可得而常也。”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大将军闻,愈贤黯,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,遇黯过於平生。”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下·灵思何皇后》:“并州牧董卓被徵,将兵

【任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如林切《正韻》如深切,音壬。誠篤也。《詩·邶風》仲氏任只。《鄭箋》以恩相信曰任。又《周禮·地官》大司徒之職,以鄕三物,敎萬民而賔興之。二曰六行,孝友睦婣任恤。《註》任,信於友道。又《廣韻》堪也。《王粲·登樓賦》情眷眷而懷歸兮,孰憂思之可任。《註》言誰堪此憂思也。又當也。《左傳·僖十五年》衆怒難任。又負也,擔也。《詩·小雅》我任我輦。《禮·王制》輕任幷,重任分。《註》幷已獨任之,分析而二之。又姓。大任,文王之母。又薛國之姓。《左傳·隱十一年》不敢與諸任齒。《正義》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

【猛将】领。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故明主之吏,宰相必起於州部,猛将必发於卒伍。”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黥布、天下猛将也,善用兵。”宋辛弃疾《西江月》词:“堂上谋臣帷幄,边头猛将干戈。”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六章二:“南岳会议是在十一月尾上召开的,我只是在闭幕的一天赶去参加了一次,依然是猛将如云,谋臣如雨的场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