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败之迹,昭哉可观
成败之迹,昭哉可观释义
【成败】成功与失败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良医知病人之死生,圣主明於成败之事。”晋袁宏《后汉纪·光武帝纪一》:“及迫急,世祖为画成败,皆从所言。”《旧唐书·李密传赞》:“及偃师失律,犹存麾下数万众,苟去猜忌,疾趣黎阳,任世勣为将臣,信魏徵为谋主,成败之势,或未可知。”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五:“后世功禹而忘鯀,是执於成败之见耳。”郁达夫《病闲日记》:“此番上上海后,当戒去烟酒,努力奋斗一番,事之成败,当看我今后立志之坚不坚。”2.指失败。用于偏义。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“先帝尝与太后不快,几至成败。”北魏杨衒之《洛
【之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止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眞而切,音枝。《說文》出也,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。一者,地也。《玉篇》是也,適也,往也。《禮·檀弓》延陵季子曰:若氣,則無不之也。又於也。《禮·大學》之其所親愛而辟焉。《註》之,適也。《朱傳》猶於也。又語助辭。《書·金縢》禮亦宜之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秋冬亦如之。《正字通》凡之字,或句中,或語尾,或層出。如毛詩我之懷矣,共武之服,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,六句九之字,常華章左之左之,六句八之字,可以例推。又此也。《詩·周南》之子于歸。《註》之子,是子也。又變也。《
【迹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資昔切,音積。《說文》步處也。《廣韻》足跡也。《左傳·宣十二年》遷大國之迹于鄭。《前漢·揚雄傳》擬足而投迹。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足蹍地而爲迹。又凡功業可見者曰迹。《書·武成》太王肇基王迹。《前漢·王褒傳》索人求士者,必樹霸迹。又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迹。《莊子·天運篇》《六經》先王之迹也。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迹。《書·蔡仲之命》爾乃邁迹自身。《註》仲無所因,故曰邁迹。《前漢·平當傳》深迹其道,而務修其本。《註》謂求其踪迹。又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。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循迹者,非能生迹
【昭】《唐韻》止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之遙切,音招。《說文》日明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昭,見也。《博雅》明也。《玉篇》光也。《廣韻》著也,覿也。《易·晉卦》君子以自昭明德。《書·堯典》百姓昭明。《詩·大雅》於昭于天。又《禮·王制》天子七廟,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。又《祭統》夫祭有昭穆。昭穆者,所以別父子、遠近、長幼、親疏之序而無亂也。《魯語》明者爲昭,次者爲穆。又《禮·樂記》蟄蟲昭蘇。《註》昭,曉也。蟄蟲以發生爲曉,更息曰蘇。又姓。《戰國策》楚有昭奚恤。《屈原·離騷註》三閭之職,掌王族三姓,曰:昭、屈、景。又
【可观】1.可以看;值得看。《易·序卦》:“物大然后可观。”宋苏轼《超然台记》:“凡物皆有可观。苟有可观,皆有可乐。”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四》:“字画尚可观,文殊鄙俚。”洪深《劫后桃花》十八:“一路上果木树正是开花的时候,着实可观呢。”2.优美。唐元稹《叙诗寄乐天书》:“其中有旨意可观,而词近古往者,为古讽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五:“我看这孩子仪容可观,説话伶俐。”3.指达到较高的程度。晋陶潜《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》诗:“开春理常业,岁功聊可观。”明陆深《停骖录摘抄》:“﹝刘名健﹞相孝庙首尾二十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