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恩长若此,微贱幸升平

承恩长若此,微贱幸升平

诗句读音
微贱幸升平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wēi jiànxìngshēng píng
承恩长若此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
拼音: chéngēncháng|zhǎngruò cǐ

承恩长若此,微贱幸升平释义

【微贱】卑微;低贱。亦指卑微低贱之人。《诗·小雅·緜蛮序》:“大臣不用仁心,遗忘微贱。”《南史·文学传·檀超》:“超举动啸傲,不以地势推之,张目谓曰:‘我与卿俱是国家微贱时外戚耳,何足以一爵高人!’”唐刘云《婕妤怨》诗:“秋扇尚有时,妾身永微贱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陈官人名流贵客,只怕他嫌弃微贱,未肯相收。”闻一多《红烛·忆菊》:“你不象这里的热欲的蔷薇,那微贱的紫萝兰更比不上你。”

【升平】太平。晋袁宏《后汉纪·灵帝纪上》:“今宜改葬蕃武,选其家属诸被禁錮,一宜蠲除,则灾变可消,昇平可致也。”唐王昌龄《放歌行》:“昇平贵论道,文墨将何求?”《平山冷燕》第一回:“话説先朝隆盛之时,天子有道,四海昇平,文武忠良,万民乐业。”太平。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使孝武帝听用其计,升平可致。”颜师古注引张晏曰:“民有三年之储曰升平。”南朝梁沉约《南郊恩诏》之二:“仰寻先烈,思致升平。”宋朱淑真《元夜》诗之一:“一片笑声连鼓吹,六街灯火丽升平。”杨朔《生命泉》:“这许多野物杂居一起,熙熙攘攘,和和睦睦,活现出一

【承】《唐韻》署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辰陵切,音丞。《說文》奉也。《書·說命》后克聖,臣不命其承。《詩·小雅》承筐是將。又受也。《禮·禮運》是謂承天之祜。《疏》受天之福也。又《增韻》下載上也。《易·坤彖》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《尚書·大傳》庶人有石承。《註》屋柱下石也。又《廣韻》次也。《左傳·昭十三年》同盟于平丘,子產爭承。《註》承貢賦之次也。又繼也。《詩·小雅》如松柏之茂,無不爾或承。《疏》新故相承,無彫落也。又止也。《詩·魯頌》則莫我敢承。《疏》無有於我敢禦止之者。又通丞。《左傳·哀十八年》楚右司馬子國帥師而行

【恩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烏痕切,音蒽。《說文》惠也。从心因聲。《徐曰》因者,有所因也。因心爲恩。又愛也,澤也。又《廣韻》隱也,私也。又州名。漢合浦郡,唐立恩州。又河南恩州,本漢淸河郡地,宋改恩州。又姓。前漢燕祭酒恩茂。《風俗通》大夫成恩之後。又叶衣延切,音烟。《趙壹·窮鳥賦》鳥也雖頑,猶識舊恩。內以書心,外以告天。

【长】〔古文〕镸《唐韻》《集韻》直良切《正韻》仲良切,音場。《增韻》短之對也。《孟子》今交九尺四寸以長。《前漢·田橫傳》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。又久也。《詩·商頌》濬哲維商,長發其祥。《箋》長,猶久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又遠也。《詩·魯頌》順彼長道,屈此羣醜。《箋》長,遠也。《古詩》道路阻且長。又常也。《陶潛·歸去來辭》門雖設而長關。《李商隱詩》風雲長爲護儲胥。又大也。《世說新語補》願乗長風,破萬里浪。又善也。《晉書·樂廣傳》論人必先稱其所長。《唐書·韓琬傳》文藝優長。又《博

【若此】此,这;这些。《穀梁传·定公四年》:“君若有忧中国之心,则若此时可矣。”王引之《经传释词》卷七:“若犹‘此’也……连言之则曰‘若此’,或曰‘此若’。”王引之《太史公自序》:“使天下法若此,则尊卑无别也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若此,将军之所长也。”2.如此,这样。《韩诗外传》卷六:“日月之明,徧照天下,而不能使盲者卒有见。今公之君若此也。”《后汉书·刘玄传》:“诸将识非更始声,出皆怨曰:‘成败未可知,遽自纵放若此!’”唐牛僧孺《玄怪录·张左》:“薛君曹疏澹若此,何无异人降止?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颐养·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