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神黜粗秽,有时繙黄庭

澄神黜粗秽,有时繙黄庭

诗句读音
澄神黜粗秽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
拼音: chéng|dèngshénchùcūhuì
有时繙黄庭平仄:仄 平 平 平
拼音: yǒu shíhuáng tíng

澄神黜粗秽,有时繙黄庭释义

【神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食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乗人切,音晨。《說文》天神,引出萬物者也。《徐曰》申卽引也,天主降氣,以感萬物,故言引出萬物。又《皇極經世》天之神棲乎日,人之神棲乎目。又神明。《書·大禹謨》乃聖乃神。《孔傳》聖無所不通,神妙無方。《易·繫辭》隂陽不測之謂神。《王弼云》神也者,變化之極,妙萬物而爲言,不可以形詰。《孟子》聖而不可知之謂神。又鬼神。陽魂爲神,隂魄爲鬼。氣之伸者爲神,屈者爲鬼。又諡法。《史記》民無能名曰神。又姓。漢騎都尉神矅。又升人切,音伸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神荼副焉。《註》海中神名。神,音

【黜】《唐韻》丑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敕律切,音怵。《說文》貶下也。《玉篇》退也,貶也,下也,去也,放絕也,減也。《六書故》斥汙闇也。《書·舜典》三載考績,三考黜陟幽明。又通作絀。《禮·王制》不孝者,君絀以爵。 或作詘。別作。

【粗】《廣韻》千胡切《集韻》聰徂切《正韻》倉胡切,音麤。《玉篇》大也,略也,疏也,物不精也。《禮·月令》其器高以粗。又《樂記》其怒心感者,其聲粗以厲。《莊子·秋水篇》物之粗也。又《廣韻》徂古切《韻會》坐五切,音伹。義同。 《集韻》或作觕。通作麤。俗作。字原从米从鹿。漢典考證:〔《禮·樂記》怒心感者,其聲粗以厲。〕 謹照原文怒上增其字。 考證:〔《禮·樂記》怒心感者,其聲粗以厲。〕 謹照原文怒上增其字。

【秽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於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烏廢切,音薉。《說文》蕪也。《徐曰》田中雜草也。《前漢·楊惲傳》蕪穢不治。又惡也,汙也。《書·盤庚》無起穢以自臭。《左傳·昭二十六年》晏子曰:天之有彗也,以除穢也。又與薉同。《荀子·天論篇》耘耨失薉。《註》薉穢同。又叶于列切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一自以爲禽鳥,一自以爲魚鼈。山阜猥積而崎嶇,泉流迸集而咉咽。隰壤瀸漏而沮洳,林藪石留而蕪穢。又叶音塢。《楚辭·招魂》主此盛德兮,牽於俗而蕪穢。上無所考此盛德兮,長離殃而愁苦。

【有时】1.有时候。表示间或不定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序》:“天有时以生,有时以杀;草木有时以生,有时以死。”唐张乔《滕王阁》诗:“叠浪有时有,閒云无日无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满生心里反悔凤翔多了焦家这件事,却也有时念及,心上有些遣不开。”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二三:“夏世富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,有时坐下来看一阵,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。”2.谓有如愿之时。唐李白《行路难》诗之一: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掛云帆济沧海。”唐刘云《婕妤怨》诗:“秋扇尚有时,妾身永微贱!”

【黄庭】黄庭经》。道教的经典著作。唐李白《送贺宾客归越》诗:“山阴道士如相见,应写《黄庭》换白鹅。”宋苏轼《留题仙都观》诗:“飞符御气朝百灵,悟道不復诵《黄庭》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白于玉》:“曩所授《黄庭》之要道,仙人之梯航。”2.指晋王羲之书写的《黄庭经》法帖。宋秦观《春日》诗之四:“春禽叶底引圆吭,临罢《黄庭》日正长。”明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人部三》:“《曹娥》、《乐毅》,尚有蹊径可寻,至《兰亭》、《黄庭》,几莫知其端倪矣。”3.指中央。《黄庭内景经》务成子题解:“黄者,中央之色也;庭者,四方之中也。外指事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