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颜捧诏疏封邑,扇枕温床不倚门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承颜捧诏疏封邑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: chéng yánpěngzhào shūfēng yì |
扇枕温床不倚门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: zhěnwēn chuángbù|fǒuyǐ mén |
承颜捧诏疏封邑,扇枕温床不倚门释义
【承颜】尊长的颜色。谓侍奉尊长。《汉书·雋不疑传》:“闻暴公子威名旧矣,今乃承颜接辞。”《晋书·孝友传序》:“柔色承颜,怡怡尽乐。”宋周密《武林旧事·庆寿册宝》:“寿皇圣孝,冠絶古今,承颜两宫,以天下养。”
【捧】《唐韻》《韻會》敷唪切《集韻》撫勇切,豐上聲。兩手承也。又掬也。或作。又《集韻》父勇切,縫上聲。承也。與奉同。又《集韻》符容切,音逢。奉也。與捀同。
【诏疏】诏书和奏疏。宋陈亮《<三国纪年>序》:“陈寿之《志》何取焉!汉实有《纪》,其体如《传》;条章不为《书》也,詔疏不为《志》也。”
【封邑】帝王赐给诸侯、功臣以领地或食邑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赏从亡者及功臣,大者封邑,小者尊爵。”2.指领地、食邑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四》:“右逕刘仲城北,是汉祖兄刘仲之封邑也。”
【枕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章荏切,斟上聲。《說文》臥薦首者。《釋名》枕,檢也,所以檢項也。《詩·唐風》角枕粲兮。《禮·內則》斂枕簟。又《唐韻》之賃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職任切。義同。又車後橫木也。《小爾雅》軫謂之枕。又魚腦中骨曰枕。《爾雅·釋蟲》魚枕謂之丁。又姓。《姓苑》出下邳。又《廣韻》直深切《集韻》持林切,音沈。繫牛杙也。又木名。《釋名》烏梓一名枕,一名豫。又《本草綱目》枕木卽釣樟。又叶知險切,音展。《詩·陳風》有美一人,碩大且儼。寤寐無爲,輾轉伏枕。zdi&#
【温床】”。1.旧时对父母的一种孝行:冬天卧床使之温暖后,再让父母上床就寝。《北史·孝行传序》:“至如温牀、扇席,灌树、负土,苟或加人,咸为疾俗。”参见“温凊”。2.人工加温培育幼苗的苗床。常用以比喻产生某种事物的条件或环境。秦牧《艺海拾贝·两代人》:“如果我们从各种工作领域去找寻涌现作家的温床,就可以发现:医生、码头工人、水手……这一类人物成为作家的可就很多很多。”草明《乘风破浪》五:“冯书记的错误,也成了脱离政治、保守、骄傲、本位主义等思想的温床。”
【不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沒切,補入聲。不然也,不可也,未也。《禮·曾子問》葬引至于堩,日有食之,則有變乎,且不乎。又《周禮·夏官》服不氏,掌養猛獸而敎擾之。《註》服不服之獸者。又《廣韻》《韻會》分物切。與弗同。今吳音皆然。又《韻會》俯九切,音缶。與可否之否通。《說文》鳥飛上翔,不下來也。从一,一猶天也。象形。又《玉篇》甫負切《廣韻》甫救切,缶去聲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甫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鳩切,音浮。夫不,也。亦作鳺鴀。《爾雅·釋鳥》其鳺鴀。《郉疏》陸璣云:今小鳩也。一名鳩,幽州人或謂鷱鴡,梁宋閒
【倚门】·齐策六》:“王孙贾年十五,事閔王。王出走,失王之处。其母曰:‘女朝出而晚来,则吾倚门而望;女暮出而不还,则吾倚閭而望。’”后因以“倚门”或“倚閭”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殷切。唐张说《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》诗:“天从扇枕愿,人遂倚门情。”宋曾巩《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》:“窃计臣老母之心,闻臣而来,倚门之望,固已深切。”清钱谦益《母刘氏仍前赠制》:“古之贤母,望倚门而辞伏剑者,无不教其子以作忠也。”2.靠着门。唐温庭筠《菩萨蛮》词:“时节欲黄昏,无憀独倚门。”宋蔡絛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一:“輦下市肆有丐者不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