赪遗糊处壤,阖记数残枚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赪遗糊处壤 | 平仄:仄 平 仄 仄 韵脚:上三十六養 拼音: chēngyíhū|hú|hùchǔ|chùrǎng |
阖记数残枚 | 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:上平十五灰 拼音: héshù|shǔ|shuòcánméi |
赪遗糊处壤,阖记数残枚释义
【糊】《廣韻》戸吳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洪孤切,音胡。《說文》黏也。又《篇海》煑米及麫爲粥。《宋正考父鼎銘》饘于是,粥于是,以糊余口。又模糊,漫貌。《杜甫詩》駞背錦模糊。又《字彙補》許骨切,音忽。《金壷字考》糊塗,音忽突。 《說文》本作。或作。《集韻》或作。亦作、。又作、。
【处】《唐韻》昌與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敞呂切,音杵。《玉篇》居也。《詩·王風》莫或遑處。又止也。《詩·召南》其後也處。 《廣韻》留也,息也,定也。又居室也。《詩·大雅》于時處處。又歸也。《左傳·襄四年》民有寢廟,獸有茂草,各有攸處。又分別也。《晉書·杜預傳》處分旣定,乃啓請伐吳之期。又制也。《晉書·食貨志》人閒巧僞滋多,雖處以嚴,而不能禁也。又姓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《處子》九篇。《師古註》《史記》云:趙有處子。《廣韻》《風俗通》云:漢有北海太守處興。又州名。《一統志》晉屬永嘉郡,隋置處州。又《廣韻》讀去聲,昌據切。
【壤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如兩切《集韻》汝兩切,音穰。《說文》柔土也。無塊曰壤。又物自生則言土,人耕種則言壤。《書·禹貢》咸則三壤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辨十有二壤之物,知其種,以敎稼穡樹藝。又壤奠,壤土所出奠贄也。《書·康王之誥》一二臣衞,敢執壤奠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梁益之閒,所愛諱其肥盛曰壤。壤子猶愛子也。《鄒陽·上吳王書》壤子王梁。又富足也。與穰同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一年而給,二年而足,三年大壤。又傷也。《穀梁傳·隱三年》日有食之,吐者外壤,食者內壤。又紛錯貌。《史記·貨殖傳》天下壤壤,皆爲利往。又蓋壤,天地也。
【阖】《唐韻》胡切《集韻》轄切《韻會》曷閤切《正韻》胡閤切,音合。《說文》門扇也。《爾雅·釋宮》闔謂之扉。《疏》闔扇也。《禮·月令》仲春之月,乃修闔扇。《註》用木曰闔。《左傳·襄十八年》以枚數闔。《註》闔,門扇也。《史記·宋微子世家》牧齒著門闔。《註》闔,門扇。又《韻會》雙曰闔,闔門也。單曰扇,扇戸也。又《說文》閉也。《易·繫辭》闔戸謂之坤。《疏》謂閉藏萬物,若室之閉闔其戸。《左傳·襄十七年》吾儕小人,皆有闔廬,以辟燥濕寒暑。《註》闔,謂門戸閉塞。又苫也。《周禮·夏官·圉師》茨牆則翦闔。《註》闔,苫也。又《正韻
【数】《廣韻》所矩切《集韻》爽主切,音籔。《說文》計也。《易·說卦》數往者順。《詩·小雅》心焉數之。《禮·曲禮》問國君之富,數地以對。又《博雅》責也。《左傳·昭二年》使吏數之。《註》責數其罪。又《集韻》阻切,音所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色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雙遇切,音捒。算數也。《羣經音辨》計之有多少曰數。《類篇》枚也。《易·節卦》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。《疏》數度,謂尊禮命之多少。又《繫辭》極數知來之謂占。《疏》蓍策之數。《書·大禹謨》天之曆數在汝躬。《疏》天之曆運之數。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掌官常以治數。《註》
【残】《廣韻》昨干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財干切,音。《說文》賊也。《詩·小雅》廢爲殘賊。《孟子》賊義者謂之殘。又《釋名》殘,踐也。踐使殘壞也。《書·泰誓》殘害于爾萬姓。又《史記·樊噲傳》殘東垣。《註》謂多所殺傷也。又惡也。《書·泰誓》取彼凶殘。《史記·陳餘傳》爲天下除殘。又放逐也,殺也。《周禮·夏官》《大司馬》九伐之法,放弑其君,則殘之。《揚子·方言》殺也。晉魏河內之北,謂爲殘。音廩。或洛感反。又食餘也。《杜甫詩》殘杯與冷炙。又煑肉之名。《張協·七命》鷰猩脣,髦殘象白。《註》髦,髦牛也。殘白,蓋煮肉之異名。《崔駰·
【枚】《廣韻》莫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謨杯切,音梅。《說文》幹也,可爲杖。从木从攴。《詩·大雅》施于條枚。《徐曰》自條而出也,枝曰條,幹曰枚。又个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枚卜功臣。《註》一一卜之也。《前漢·食貨志》二枚爲一朋。《五行志》拔宮中樹,七圍以上十六枚。又枚筮,不指其事,汎卜吉凶也。《左傳·昭十二年》南蒯枚筮之。又馬箠曰枚。《左傳·襄十八年》以枚數闔。又銜枚,枚狀如箸,口橫銜之,繣結於項也。《周禮·秋官》銜枚氏掌司囂。又鐘乳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鐘帶謂之篆,篆閒謂之枚。又枚枚,礱密也。《詩·魯頌》閟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