尘襟既暂解,胜境乃独专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胜境乃独专 | 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: shèng jìngnǎidú zhuān |
尘襟既暂解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仄 韵脚:上十二蟹 拼音: chén jīnjìzànjiě|jiè|xiè |
尘襟既暂解,胜境乃独专释义
【胜境】。风景优美的地方。《南史·萧暎传》:“胜境名山,多所寻履。”唐康骈《剧谈录·曲江》:“曲江池,本秦世隑洲,开元中疏凿,遂为胜境。”海稜《为学如登山》诗:“为学如登万仞山,欲临胜境莫畏难。”2.诗文中美妙的意境。清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卷八:“贺老小词,工於结句,往往有通首渲染,至结处一笔叫醒,遂使全篇实处皆虚,最属胜境。”曹靖华《飞花集·采得百花酿蜜后》:“它善于诱导读者,步步跨入胜境。”
【独专】1.单独占有。汉班固《白虎通·封公侯》:“名山大泽不以封者,与百姓共之,不使一国独专也。”宋文同《夏日闲书墨君》诗之一:“我罢汉中守,归此聊息焉……尘襟既暂解,胜境乃独专。”2.独擅。唐元稹《<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>序》:“﹝子美﹞上薄《风》《骚》,下该沉宋……尽得古今之体势,而兼今人之所独专矣。”
【尘襟】唐黄滔《寄友人山居》诗:“茫茫名利内,何以拂尘襟。”元王德信《集贤宾·退隐》套曲:“自焚香下帘清坐久,闲把那丝桐一奏,涤尘襟消尽了古今愁。”谢无量《春日寄怀马一浮》诗:“愿持千里意,聊为豁尘襟。”
【暂】《唐韻》藏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昨濫切,音鏨。《說文》不久也。《類篇》須臾也。《書·盤庚》暫遇姦宄。《左傳·僖三十三年》婦人暫而免諸國。《註》暫,猶卒也。 《五經文字》暫作蹔,訛。
【解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佳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舉嶰切,皆上聲。《說文》判也。从刀判牛角。《莊子·養生主》庖丁解牛。《左傳·宣四年》宰夫解黿。《前漢·湯傳》支解人民。《註》謂解其四支也。又《博雅》散也。《玉篇》緩也。《易·解卦註》解,難之散也。《正義》解有兩音,一古買反,謂解難之初。一諧買反,謂旣解之後。故序卦云:解者,緩也。險難解釋,物情舒緩,故爲解也。《前漢·張耳餘傳》今獨王,恐天下解也。《註》謂離散其心也。又《玉篇》釋也。《儀禮·大射禮·解綱註》解,猶釋也。《文心雕龍》百官詢事,則有關刺解諜。解者,釋也。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