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亮简介

陈亮(1143─1194)字同甫,号龙川。
初名汝能,二十六岁时改名亮。
婺州永康(今属浙江)人。
才气超迈,喜谈兵。
乾道五年(1169)试吏部,被黜。
上《中兴五论》,奏入不报。
退而杜门力学近十年。
淳熙五年(1178)改名同,诣阙上书,十日内凡三上,言恢复之大计,不为当政所用,愤恨而归。
尔后遭人嫉恨,二度被诬入狱,备受折磨。
淳熙十五年(1188),亲赴金陵、京口观察山川形势,赋《念奴娇》二词言志。
至临安复有《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》,朝廷交怒,以为狂怪。
是年冬,赴上饶与辛弃疾会于鹅湖,极论世事。
别后有《贺新郎》三词与稼轩往复唱酬。
绍熙初,被诬第三次入狱,经力救得免。
绍熙四年(1193),策进士第一,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,未之官,逾年而卒,年五十二。
端平初,追谥文毅。
叶适为其撰墓志铭(《水心文集》卷二四)。
《宋史》有传。
陈亮也是当时名学者,与朱熹友善,然论学各不相下,盖学派判然不同。
亮与叶适共创经世济用之「事功之学」,为「永康学派」创始人,学者称龙川先生。
尝自赞云:「人中之龙,文中之虎。
」辛弃疾《祭陈同父》盛称其「智略横生,议论风凛」。
有《龙川文集》三十卷,《龙川词》一卷。
叶适《书龙川集后》谓陈亮本「有长短句四卷,每一章就,辄自叹曰:『平生经济之怀,略已陈矣。
』」刘师培《论文杂记》云:「龙川之词,感愤淋漓,眷怀君国。
稼轩之词,才思横溢,悲壮苍凉。
例之古诗,远法太冲,近师李白,此纵横家之词也。
」他对写作的意见是:大凡论不必作好言语,意与理胜,则文字自然超众。
故大手之文,不为诡异之体,而自然宏富;不为险怪之磁,而自然典丽。
奇,寓于纯粹之中,巧,藏于和易之内,不善学文者,不求高于理与意。
其哲学著作气势恢宏,说理精辟透彻,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。
与辛弃疾交往甚密,是著名的辛派词人,词集名《龙川词》,全宋词收词74首。
突出的特点是直抒胸臆,把词作为表达经世济民的政治抱负、抒发抗战爱国激情的工具。
《水调歌头·送章德茂大卿使虏》是著名的激越高亢的爱国主义篇章,千百年来为人们广为传诵,被评为《龙川词》的压卷之作。
《龙川词》多数篇章语出肺腑,极少矫饰,但也不是浅直表露,自有其抑扬沉痛之处。
刘熙载《艺概》卷四说:「同甫与稼轩为友,其人才相若,词亦相似。
」
陈亮相关资料
陈亮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。在他的身叙中说:“陈氏以财豪于乡,旧矣,首五世而子孙散落,往往失其所庇依。”(《陈亮集》卷15《送岩起叔之官序》),陈氏在其祖父代,家境富裕,人丁兴旺。“当时聚会,动则数百人”“其后数年,死生困顿,何所不有”,从此便没落下来,陈亮的曾祖父陈知元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“以武弁赴京守御,从大将刘元庆”死于抗金战斗之中。他的祖父陈益“明敏… 详细介绍
陈亮力主抗金,曾多次上书孝宗,反对“偏安定命”,痛斥秦桧奸邪,倡言恢复,完成祖国统一大业。他的政论文、史论,如《上孝宗皇帝书》、《中兴五论》、《酌古论》等,提出“任贤使能”、“简法重令”等革新图强言论,无不以功利为依归。其哲学论文,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,为永康学派的代表。他提倡“实事实功”,有益于国计民生,并对理学家空谈“尽心知性”,讥讽为“皆风痹不知痛痒之… 详细介绍
陈亮的热门古诗
手捻黄花还自笑。笑比渊明,莫也归来早。随世功名浑草草。五湖却共繁华老。冷淡家生冤得道。旖旎妖娆,春梦如今觉。管个岁华须到了。此花之后花应少。
修竹更深处。映帘栊、清阴障日,坐来无暑。水激泠泠如何许。跳碎危栏玉树。都不系、人间朝暮。东阁少年今老矣,况樽中有酒嫌推去。犹著我,名流语。大家绿野陪容与。算等闲、过了薰风,又还商素。手弄柔条人健否。犹忆当时雅趣。恩未报、恐成辜负。举目江河休感涕,念有君如此何愁虏。歌未罢,谁来舞。
【水调歌头】
送章德茂大卿使虏
不见南师久,
漫说北群空。
当场只手,
毕竟还我万夫雄。
自笑堂堂汉使,
得似洋洋河水,
依旧只流东?
且复穹庐拜,
会向藁街逢!
尧之都,舜之壤,
禹之封。
于中应有,
一个半个耻臣戎!
万里腥膻如许,
千古英灵安在,
磅礴几时通?
胡运何须问,
赫日自当中!
秋容一洗,不受凡尘涴。许大乾坤这回大。向上头,些子是周鹗搏空,篱底下,只有黄花几朵。骑鲸汗漫,那得人同坐。赤手丹心扑不破。问唐虞、禹汤文武,多少功名,犹自是、一点浮云铲过。且烧却、一瓣海南沈,任拈取、千年陆沈奇货。
事业随人品,今古几麾旌。向来谋国,万事尽出汝书生。安识鲲鹏变化,九万里风在下,如许上南溟。斥鷃旁边笑,河汉一头倾。叹世间,多少恨,几时平。霸图消歇,大家创见又成惊。邂逅汉家龙种,正尔乌纱白纻,驰鹜觉身轻。樽酒从渠说,双眼为谁明。
陈亮的诗词全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