敕赐飞龙二天马,黄金络头白玉鞍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黄金络头白玉鞍 | 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 仄 平 韵脚:上平二十五寒 拼音: huángjīn luò tóubáiyùān |
敕赐飞龙二天马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: chì cìfēi lóngèrtiān mǎ |
敕赐飞龙二天马,黄金络头白玉鞍释义
【黄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乎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光切,音皇。《說文》地之色也。《玉篇》中央色也。《易·坤卦》黃裳元吉。象曰: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《文言》君子黃中通理。又《史記·天官書》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。又山名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北至池陽,西至黃山。又黃河。《爾雅·釋水》河出崑崙虛,色白,所渠幷千七百,一川色黃。又地名。《春秋·哀十四年》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。《註》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。又國名。《左傳·桓八年》楚子合諸侯于沈鹿,黃隨不會。《註》黃國,今弋陽縣。又州名。古邾國,漢西陵縣,隋黃州。又縣名。《
【金络头】的马笼头。南朝宋鲍照《代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驄马金络头,锦带佩吴鉤。”唐元稹《哀病骢呈致用》诗:“金络头衔光未灭,玉花衫色瘦来燋。”典
【白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旁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薄陌切,音帛。《說文》西方色也。隂用事,物色白。从入合二,二隂數也。《釋名》啓也。如水啓時色也。《爾雅·釋天》秋爲白藏。《疏》秋之氣和,則色白而收藏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書繪之事,西方謂之白。《書·禹貢》冀州,厥土惟白壤。靑州,厥土白墳。又《禮·檀弓》殷人尚白。又《增韻》素也。潔也。《易·賁卦》白賁无咎。《註》其質素,不勞文飾也。又《說卦》巽爲白。《疏》風吹去塵,故潔白也。又明也。《禮·曾子問》當室之白。《註》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。《荀子·正名篇》說不行,則白
【玉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魚欲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虞欲切,音獄。《說文》石之美者。玉有五德,潤澤以溫,仁之方也。理自外,可以知中,義之方也。其聲舒楊,專以遠聞,智之方也。不撓而折,勇之方也。銳廉而不技,絜之方也。《五音集韻》烈火燒之不熱者,眞玉也。《易·鼎卦》鼎玉鉉。《疏》正義曰:玉者,堅剛而有潤者也。又《說卦》乾爲玉爲金。《疏》爲玉爲金,取其剛之淸明也。《詩·大雅》金玉其相。《禮·聘義》君子比德於玉焉。溫潤而澤,仁也。縝密以栗,知也。廉而不劌,義也。垂之如隊,禮也。叩之其聲淸越以長,其終詘然,樂也。瑕不掩瑜
【鞍】《韻會》同鞌。《前漢·李廣傳》令皆下馬解鞍。
【敕赐】皇帝的赏赐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后主传》:“谨遣私署待中张绍、光禄大夫譙周、駙马都尉邓良奉齎印綬,请命告诚,敬输忠款,存亡敕赐,惟所裁之。”明《端午食赐粽有感》诗:“天恩敕赐下丹陛,琼筵侑以黄金觴。”
【飞龙】1.飞的龙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藐姑射之山,有神人居焉……乘云气,御飞龙,而游乎四海之外。”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“驾飞龙兮北征,邅吾道兮洞庭。”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四年,王梦衣偏裻之衣乘飞龙上天。”清昭槤《啸亭续录·端午龙舟》:“画船簫鼓,飞龙鷁首。”2.比喻帝王。唐韩琮《公子行》:“别殿承恩泽,飞龙赐渥洼。”清李渔《玉搔头·闻警》:“只要在风涛影里慰忠魂,谁想在云霄顶上终日困飞龙。”参见“飞龙在天”。3.传说中的人名。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帝顓頊好音,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,命之曰‘承云’,以祭上帝。”
【二】〔古文〕弍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至切,音樲。地數之始,卽偶之兩畫而變之也。《易·繫辭》分而爲二,以象兩。《左傳·定四年》衞侯將會,使祝佗從。佗曰:若又共二徼大罪也。《註》謂兼二職。《荀子·議兵篇》權出於一者强,權出於二者弱。《史記·韓信傳》功無二於天下。《前漢·嚴助傳》詔曰:子在朕前之時,知略輻輳,以爲天下少雙,海內寡二。又巽二,風神名。又古貨布文帝字。見《六書略》。字上下畫均齊。上畫短者,乃古文上字也。今相仍上短下長作二字,非。貳。二。漢典考證:〔《左傳·定四年》衞侯將會,使祝佗從。佗曰,若
【天马】称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初天子发书《易》,云‘神马当从西北来’。得乌孙马好,名曰‘天马’。及得大宛汗血马,益壮,更名乌孙马曰‘西极’,名大宛马曰‘天马’云。”三国魏阮籍《咏怀》之五:“天马出西北,由来从东道。”唐王维《送刘司直赴安西》诗:“苜蓿随天马,蒲桃逐汉臣。”清黄遵宪《香港感怀》诗之九:“指北黄龙饮,从西天马来。”2.传说中兽名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又东北二百里,曰马成之山,其上多文石,其阴多金玉,有兽焉,其状如白犬而黑头,见人则飞,其名曰天马。”3.神马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太一况,天马下,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