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精流景铄,朱夏向清和

赤精流景铄,朱夏向清和

诗句读音
赤精流景铄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
拼音: chì jīngliújǐng shuò
朱夏向清和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zhū xià4qīng hé

赤精流景铄,朱夏向清和释义

【赤精】谓南方之神。古代天子于立夏之日祭之南郊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“以赤璋礼南方”汉郑玄注:“礼南方以立夏,谓赤精之帝,而炎帝、祝融食焉。”《礼记·月令》“﹝季夏之月﹞其帝炎帝,其神祝融”汉郑玄注:“此赤精之君,火官之臣……炎帝,大庭氏也;祝融,顓頊氏之子,曰黎,为火官。”2.见“赤精子”。3.谓眼球赤红。精,通“睛”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莽为人侈口蹷顄,露眼赤精,大声而嘶。”《文选·鲍照<舞鹤赋>》“精含丹而星曜”李善注引浮丘公《相鹤经》:“露目赤精则视远。”

【流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力求切,音留。《說文》水行也。《爾雅·釋言》流,覃也。《疏》謂水之流,必相延及。《詩·大雅》如川之流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流,擇也,求也。《詩·周南》左右流之。又下也。《詩·豳風》七月流火。又流漫無節制也。《禮·樂記》樂勝則流。又《書·禹貢》二百里流。《禮·王制》千里之外曰采,曰流。又放也。《書·舜典》流宥五。又視不端諦曰流。《左傳·成六年》鄭伯視流而行速。又走也。《戰國策》楚襄王流淹于城陽。《註》謂走而自匿。又《周禮·冬官·玉人註》鼻勺曰流,凡流皆爲龍口。又《前漢·食

【景铄】盛美;盛明。《文选·班固<东都赋>》:“铺鸿藻,信景鑠,扬世庙,正雅乐。”张铣注:“景,大也。鑠,美也。谓申大美於光武庙也。”宋欧阳修《国学试策》之三:“姬周以郁郁之风,縟乎至力,故涖事惟能,丕扬于景鑠。”

【朱夏】夏季。《尔雅·释天》:“夏为朱明。”三国魏曹植《槐赋》:“在季春以初茂,践朱夏而乃繁。”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末帝纪下》:“况青春告谢,朱夏已临。”清唐孙华《夏日园居杂咏》之十二:“三年客里逢朱夏,一月天边盼素秋。”

【清和】清静和平。《隶续·汉司空掾陈寔残碑》:“陈寔仲躬者,含圣喆之清龢。”参见“清和”。1.天气清明和暖。三国魏曹丕《槐赋》:“天清和而湿润,气恬淡以安治。”前蜀韦庄《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》:“正是清和好时节,不堪离恨剑门西。”宋潘元质《丑奴儿慢》词:“愁春未醒,还是清和天气。”李大钊《青春》:“远从瀛岛,反顾祖邦,肃杀鬱塞之象,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。”2.清静和平。形容升平气象。汉贾谊《新书·数宁》:“大数既得,则天下顺治;海内之气清和咸理,则万生遂茂。”《梁书·止足传·陶季直》:“﹝陶季直﹞出为冠军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