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论真遗直,操心本至公

持论真遗直,操心本至公

诗句读音
持论真遗直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
拼音: chí lùn1yí zhí
操心本至公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cāo xīnběnzhì gōng

持论真遗直,操心本至公释义

【持论】出主张。《汉书·儒林传·瑕丘江公》:“武帝时,江公与董仲舒并。仲舒通五经,能持论,善属文。”宋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十:“韩魏公妻弟崔公孺,持论甚正,公喜与之语。”元刘壎《隐居通议·诗歌六》:“荆公持论,多不犹人。”邹韬奋《患难馀生记》第一章:“我们坚持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,持论和当时香港以及西南某些时论不同。”

【真】同眞。俗字。

【遗直】有古人遗风的人。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叔向,古之遗直也,治国制刑,不隐于亲,三数叔鱼之恶,不为末减。曰义也夫,可谓直矣。”杜预注:“言叔向之直,有古人遗风。”《陈书·孔奂传》:“世祖曰:‘古之遗直,復见於卿。’”宋苏轼《<田表圣奏议>叙》:“呜呼!田公古之遗直也,其尽言不讳。”清徐开任《咏史》:“汉廷有遗直,淮南寝反谋。”

【操心】1.所执持的心志。《史记·傅靳蒯成列传论》:“蒯成侯周緤操心坚正,身不见疑。”汉刘向《列女传·晋圉怀嬴》:“嬴不肯听,亦不泄言,操心甚平。”宋司马光《皮公弼第二札子》:“盖言人操心不正者,虽有材能,无所用也。”清二石生《十洲春语》卷上:“花憨操心清苦,宜扫雪煎茶。”2.劳神,费心料理;担心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独孤臣孽子,其操心也危,其虑患也深,故达。”唐杜牧《自遣》诗:“遇事知裁翦,操心识卷舒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二九回:“偏偏儿的遇见了这么两个不懂事的小寃家儿,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!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许广平》

【至公】正;极公正。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风雨至公而无私,所行无常乡。”《吕氏春秋·慎大》:“汤立为天子,夏民大説,如得慈亲,朝不易位,农不去畴,商不变肆,亲郼如夏,此之谓至公。”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秉至公以服天下,大略也。”2.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。谓其大公无私。唐刘虚白《献主文》诗:“不知岁月能多少,又著麻衣待至公。”宋欧阳修《与吴正献公书》:“某向以孤危之迹,当羣论汹涌之时,犹赖至公遏以清议,保全至此,恩德可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