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鸟司南方,尾秃翅觰沙
赤鸟司南方,尾秃翅觰沙释义
【尾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無匪切《韻會》武匪切,音委。《說文》微也。从倒毛在尸後。《玉篇》鳥獸魚蟲皆有之。又末後稍也。《易•未濟》狐濡其尾。《書•君牙》若蹈虎尾。又《詩•邶風》瑣兮尾兮,流離之子。《註》瑣,細。尾,末也。又《戰國策》王若能爲此尾。《註》終也。又東方星名,十八度尾爲大辰。又次名。《禮•月令》日月會於鶉尾,斗建申之辰也。又底也。《爾雅•釋水》瀵大出尾下。《註》尾猶底也。言其源深出於底下者名瀵。瀵猶灑散也。又《書•堯典》仲春鳥獸孶尾。《註》乳化曰孳,交接曰尾,因物之生育,驗其氣之和也。又陪
【秃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他谷切,通入聲。《說文》無髮也。从人,上象禾粟之形,取其聲。王育說:倉頡出,見禿人伏禾中,因以制字,未知其審。又《徐鍇曰》言禿人髮不纖長,若禾稼也。《穀梁傳·成元年》季孫行父禿,聘于齊,齊使禿者御之。《史記·灌夫傳》與長孺共一老禿翁。又凡物落盡皆曰禿。《後漢·張衡傳》蘇武以禿節效貞。又《孔融傳》禿巾微行。《註》謂不加幘。又《杜甫詩》漱壑松柏禿。又姓。祝融後八姓,禿居一。出《國語》。又複姓。南凉主禿髮烏孤。又與鵚同。禿鶖,鳥名。
【翅】《集韻》翄,亦書作翅。又《正韻》式至切,音試。同啻。《孟子》奚翅食重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陰陽于人,不翅于父母。又《正韻》申之切,音詩。不翅猶言不止是。
【觰沙】貌。唐韩愈《月蚀诗效玉川子作》:“赤鸟司南方,尾秃翅觰沙。”方崧卿举正:“觰……角上张也。”清徐昂发《观打鱼戏为鸬鹚歌》:“野人椓网横覆车,觰沙两翮不得舒。”2.奢汰。
【赤鸟】。由赤色云气聚成,古代以为不祥之兆。详“赤鸟夹日”。2.赤色的鸟。古代传说中的瑞鸟。《墨子·非攻下》:“赤鸟衔珪,降周之岐社。”3.赤色的鸟。用为时令(表示夏天)、方位(表示前方、南方)的标识或象征。《鹖冠子·天权》:“取法於天,四时求象:春用苍龙,夏用赤鸟,秋用白虎,冬用玄武。”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服制象》:“剑之在左,青龙之象也;刀之在右,白虎之象也;鉤之在前,赤鸟之象也;冠之在首,元武之象也。”4.萤的别称。明王志坚《表异录·动物三》:“白鸟之为蚊,赤鸟之为萤也,皆以大名小者也。”
【司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息兹切《韻會》新兹切《正韻》相咨切,音思。《說文》臣司事於外者。《玉篇》主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兹用不犯于有司。又《高宗肜日》王司敬民。又《周官》欽乃攸司。《禮·曲禮》天子之五官,曰司徒、司馬、司空、司士、司,典司五衆。天子之六府,曰司土、司水、司木、司草、司器、司貨,典司六職。又州名。《晉書·地理志》司州,漢司隸校尉所部。魏氏置司州。又《廣韻》姓也。《左傳》鄭有司臣。又《正字通》司徒,司馬,司空,皆複姓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相吏切,音笥。義同。《前漢·敘傳》民具爾瞻,困于二司。
【南方】,南边。表示方位。《易·说卦》:“离也者,明也,万物皆相见,南方之卦也。”高亨注:“《説卦》又以八卦配八方,离为南方,故曰‘南方之卦’也。”《仪礼·觐礼》:“方明者,木也,方四尺,设六色:东方青,南方赤,西方白,北方黑,上玄,下黄。”《山海经·海外北经》:“臺在其东,臺四方,隅有一蛇,虎色,首衝南方。”2.泛指南部地区,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。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:“若大城城父,而寘大子焉,以通北方,王收南方,是得天下也。”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:“且南方暑湿,障毒互生。”《新五代史·杂传·安从进》:“自范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