饬徒留前路,行子悲且慕
饬徒留前路,行子悲且慕释义
【行子】出行的人。南朝宋鲍照《代东门行》:“野风吹草木,行子心肠断。”宋晏几道《浪淘沙》词:“行子惜流年,鶗鴂枝边,吴堤春水艤兰船。”清周永铨《义卒行》:“别我先人墓,办我行子装。”1.东西;家伙。对人或物的蔑称。《红楼梦》第六三回:“李氏摇了一摇,掣出一根(签)来,一看,笑道:‘好极!你们瞧瞧这行子,竟有些意思。’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谁想到了次日早上,等到日出,也不见赶露儿来,华忠抱怨道:‘这些小行子们再靠不住!这又不知在那里玩儿住了!’”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你瞅,他们拦着门口,就把这些行子塞在我手里
【悲】《唐韻》府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眉切,音。《說文》痛也。从心非聲。有聲無淚曰悲。《詩·豳風》女心傷悲。《毛傳》春女悲,秋士悲。感其物化也。《鄭箋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,秋士感隂氣而思女,是其物化,所以悲也。一曰心非爲悲。心之所以非則悲矣。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憂悲多恚,病乃成積。又叶補皆切,擺平聲。《楚辭·九辯》春秋逴逴而日高兮,然惆悵而自悲。四時遞來而卒歲兮,隂陽不可與儷偕。zdic.net汉典
【且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淺野切《正韻》七野切,音跙。借曰之辭。《論語》且予之類是也。又未定之辭。《禮·檀弓》曾子曰:祖者,且也。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。又又也。《詩·小雅》君子有酒,多且旨。又此也。《詩·周頌》匪且有且。《傳》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。又姑且也。《詩·唐風》且以喜樂。又將也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范增謂項莊曰:若屬且爲所鹵。又苟且也。《莊子·庚桑楚》老子語南榮趎曰:與物且者,其身不容,焉能容人。《註》且者,姑與物爲雷同,而志不在也。又姓。宋且謹修,明且。俗誤讀苴。又通作俎。薦牲具。祭祀燕饗用之
【慕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故切,音暮。《說文》習也,愛而習翫模範之也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慕藺相如之爲人,更名相如。又思也。《禮·檀弓》其往也如慕。又係戀不忘也。《孟子》大孝終身慕父母。又姓。又慕容,複姓。
【饬】《廣韻》恥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蓄力切,音敕。《說文》致堅也。《玉篇》謹貌。《禮·樂記》再始以著往,復亂以飭歸。《註》再擊鼓以明其進,復擊鐃以謹其退也。又修治。《易·雜卦》蠱則飭也。又勤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百工飭化八材。《疏》飭,勤也。又《冬官·考工記》飭力以長地財,謂之農夫。又《廣韻》整備也。《詩·小雅》戎車旣飭。《傳》飭,正也。《禮·月令》仲冬飭死事。《註》誓戒六軍,厲必死之志也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飭躬齋戒。又與敕同。命令也。《齊語》飭其子弟,相語以事。《前漢·張敞傳》明飭長吏守丞。 《集韻》或作飾。
【徒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同都切,音塗。《說文》本作。步行也。《易·賁卦》舍車而徒。又步卒也。《詩·魯頌》公徒三萬。又《爾雅·釋訓》徒輦者也。《疏》會同田獵,人挽輦以徒行也。《詩·小雅》徒御不驚。又《玉篇》衆也。《書·仲虺之誥》實繁有徒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人至察,則無徒。又《廣韻》空也。《爾雅·釋訓》暴虎,徒搏也。《註》空手執也。又《廣雅》徒,袒也。《史記·張儀傳》秦人捐甲,徒裼以趨敵。又《正韻》但也。《孟子》徒善不足以爲政。又《廣韻》黨也。《張衡·思賦》朋精粹而爲徒。又弟子曰徒。《論語》非
【路】《唐韻》洛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魯故切,音賂。《說文》道也。《註》徐鉉曰:道路,人各有適也。《釋名》路,露也。人所踐蹈而露見也。《周禮·夏官·合方氏》掌達天下之道路。《爾雅·釋宮》路,旅途也。《註》途卽道也。《又》一達謂之道路。《註》長道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路,大也。《詩·大雅》厥聲載路。《箋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。又車也。《詩·魏風》殊異乎公路。《傳》路,車也。《周禮·春官·巾車》王之五路。《註》王在焉曰路。《左傳·桓二年》大路越席。《註》大路,玉路,祀天車也。《疏》路訓大也。君之所在,以大爲號,門曰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