斥鷃飞翔本蓬蒿,鷾鸸社稷存梁栋

斥鷃飞翔本蓬蒿,鷾鸸社稷存梁栋

诗句读音
斥鷃飞翔本蓬蒿平仄:仄 平 平 仄 平 平
拼音: chì yànfēi xiángběnpéng hāo
鷾鸸社稷存梁栋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yì érshè jìcúnliáng dòng

斥鷃飞翔本蓬蒿,鷾鸸社稷存梁栋释义

【斥鷃】鴳”。即鷃雀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斥鴳笑之曰:‘彼且奚适也?’”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:“斥,小泽也。本亦作‘尺’。鴳,鴳雀也。”成玄英疏:“鴳雀,小鸟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明本》:“犹之斥鷃之挥短翅,以凌阳侯之波。”毛泽东《吊罗荣桓同志》诗:“斥鷃每闻欺大鸟,昆鸡长笑老鹰非。”

【飞翔】;盘旋地飞。《尸子》卷下:“家鸭为鶩,不能飞翔。”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九:“有鸟如山鹊,飞翔入市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四部第二四章:“最后途述到解放一段时,船只就像要在平地飞翔起来。”2.犹腾达。宋陆游《遣兴》诗:“要是世间男子事,不须臺省竞飞翔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五:“果以科第为足贵,则誥(轩辕誥)固已领袖南宫,飞翔词苑矣。”3.宫殿名。《三辅黄图·未央宫》:“武帝时,后宫八区,有昭阳、飞翔……等殿。”

【蓬蒿】1.蓬草和蒿草。亦泛指草丛;草莽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藜莠蓬蒿并兴。”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﹝斥鴳﹞翱翔蓬蒿之间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安贫》:“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,不充詘於蓬蒿之杪。”明李梦阳《汉京篇》:“霍氏门前狐夜号,魏其池馆长蓬蒿。”峻青《秋色赋·夜宿灵山》:“看到的是满地荒草,遍野蓬蒿。”2.借指荒野偏僻之处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通有》:“山居泽处,蓬蒿墝埆,财物流通,有以均之。”唐李白《南陵别儿童入京》诗: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?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三:“并世奇男淑女,慧业天

【鷾鸸】鸟名。燕子的别名。《庄子·山木》:“鸟莫知於鷾鴯。”成玄英疏:“鷾鴯,燕也。”宋苏轼《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》:“鷾鴯恋庭宇,倏忽来千转。”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鵰传》:“仓庚出幽谷迁乔木,是冒越者也;鷾鴯秋冬远遁,是避役者也。”

【社稷】1.古代帝王、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。社,土神;稷,谷神。《书·太甲上》:“先王顾諟天之明命,以承上下神祇,社稷宗庙罔不祗肃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”2.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能执干戈以卫社稷。”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·见威王》:“战不胜,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回:“陛下今不自省,社稷立见崩摧矣!”陈白尘《大风歌》第一幕:“足下能肩此重任,真是社稷之福!”

【存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徂尊切,音蹲。《爾雅·釋詁》存,在也,察也。《疏》書舜典,在璿璣玉衡,以齊七政。存卽在也。《易·繫辭》成性存存。《孟子》操則存,舍則亡。《禮·祭義》致愛則存。《註》孝子致極愛親之心,則若親之存也。又《說文》恤問也。《禮·王制》八十月告存。《集說》告猶問也,君每月使人致膳,告問存否也。又《月令》養幼少,存諸孤。又省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大喪存奠彝。《註》欲見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。又叶昨先切,音前。《楚辭·遠遊》壹氣孔神兮,於中夜存。虛以待之兮,無爲之先。又叶匠鄰切,音秦

【梁栋】喻担任国家重任的人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士阶条例》:“并拟省试、京试俱三年一次,考约士移於七月秋凉之时,俾士子等得以宽期习练,庶可倍获真材,储为樑栋。”1.屋宇的大梁。晋郭璞《游仙诗》之二:“青谿千餘仞,中有一道士。云生梁栋间,风出窻户里。”宋黄庭坚《题王仲弓兄弟巽亭》诗:“里中多佳树,与世作梁栋。”2.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。汉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大夫文种者,国之梁栋,君之爪牙。”《隋书·李景传》:“杨玄感之反也,朝臣子弟多预焉,而景独无关涉。帝曰:‘公诚直天然,我之梁栋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