鸱夷心痛痛更深,亦自颦眉但忧国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亦自颦眉但忧国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: yìzìpínméidànyōuguó |
鸱夷心痛痛更深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: chī yíxīntòng tònggēng shēn |
鸱夷心痛痛更深,亦自颦眉但忧国释义
【亦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羊益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夷益切,音睪。總也,又也。又傍及之詞。又姓。宋開禧進士亦尚節,明參將亦孔昭。又同奕。《詩·周頌》亦服爾耕。《箋》亦,大也。《正義》亦奕義通。 亦本作,象人左右兩腋形。《說文》與掖同。《詩·衡門序》誘掖其君。《釋文》《石經》作亦。亦,古掖字也,左右肘脅之閒曰掖。後从肉作腋。
【自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疾二切,音字。《玉篇》由也。《集韻》從也。《易·需卦》自我致寇,敬愼不敗也。《疏》自,由也。《書·湯誥》王歸自克夏,至于亳。《詩·召南》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《傳》自,從也。又《玉篇》率也。又《廣韻》用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天秩有禮,自我五禮,有庸哉。《傳》自,用也。《詩·周頌》自彼成康,奄有四方,斤斤其明。《傳》自彼成康,用彼成安之道也。《古義》自彼者,近數昔日之辭。又自然,無勉强也。《世說新語》絲不如竹,竹不如肉,漸近自然。又《集韻》己也。《正韻》躬親也。《易·乾卦》
【颦】《玉篇》《正韻》毗賓切,音貧。《玉篇》顰蹙,憂愁不樂之狀也。《易·復卦》作頻。《註》謂頻蹙之貌。又通作矉。《莊子·天運篇》西施病心而矉其里,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,歸亦捧心而矉其里。《李白詩》蛾眉不可學,况乃效其矉。 亦作嚬。漢典考證:〔《玉篇》顰蹙,憂愁不樂之狀也。《易·復卦》作頻。《註》謂頻蹙之貌。〕 謹按此謂顰字易作頻,非謂顰字易作復也。今改易復卦作頻。省下復字。 考證:〔《玉篇》顰蹙,憂愁不樂之狀也。《易·復卦》作頻。《註》謂頻蹙之貌。〕 謹按此謂顰字易作頻,非謂顰字易作復也。今改易復卦作頻。省下復字
【眉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武悲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悲切,音麋。《說文》目上毛也。《釋名》媚也。有嫵媚也。《春秋·元命包》天有攝提,人有兩眉,爲人表,陽立于二,故眉長二寸。《註》攝提二星頗曲,人眉似之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東齊謂老曰眉。《郭璞註》言秀眉也。《詩·豳風》爲此春酒,以介眉壽。《註》豪眉也。又渠眉,玉飾之溝瑑也。《周禮·春官·典瑞》駔圭璋,璧琮,琥璜之渠眉。又井邊地曰眉。《前漢·游俠傳》揚雄酒箴曰:觀瓶之居,居井之眉。《註》若人目上之有眉也。又姓。宋眉壽,明眉旭。又《韻會》通作麋。《大戴禮·主言篇》孔子愀然揚麋。
【但】《唐韻》徒旱切《韻會》蕩旱切《正韻》徒亶切,音誕。徒也,凡也。又空也。《前漢·食貨志》民欲祭祀喪紀,而無用者,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。又語辭。猶言特也,也。通作亶。詳前亶字註。又與誕通。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媒但者,非學謾也,但成而生不信。《註》但,詐也。又但馬,一名誕馬,散馬也。《宋書·江夏王義恭傳》平乗誕馬,不過二。《程氏·演繁露》誕馬猶徒馬。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,名坐馬。亦曰引馬,卽但馬也。《遼史》作馬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案切《正韻》杜晏切,音憚。義同。又姓。漢西域都尉但欽,濟隂太守但巴,宋有進士但
【忧】《集韻》尤救切,音祐。《玉篇》心動也。◎按《說文》集韻皆訓不動,惟玉篇訓心動。从心从尤。似應玉篇爲是。(憂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求切《正韻》於尤切。本作。今作憂。《說文》愁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思也。《疏》憂者。愁思也。《書·洪範》六極,三曰憂。又疾也。《禮·曲禮》某有負薪之憂。《註》憂或爲疾。又幽也。《易·乾卦》憂則違之。《註》謂時當幽隱也。又辱也。《易·繫辭》小人道憂也。又居喪曰憂。《書·說命》王宅憂。又孕病曰憂。《晉語》文王在母不憂。又人憂則頭低垂。《禮·曲禮》下于帶則憂。《註》憂則低也。
【国】〔古文〕囗囶圀《唐韻》古或切《集韻》骨或切,觥入聲。《說文》邦也。《周禮·夏官·量人》掌建國之法,以分國爲九州。又《冬官·考工記》匠人營國,旁三門,國中九經九緯,經涂九軌,左祖右社,面朝後市。《禮·王制》五國以爲屬,十國以爲連,二十國以爲卒,二百一十國以爲州。《孟子》大國,地方百里,次國,地方七十里,小國,地方五十里。又《周禮·地官·掌節》山國用虎節,土國用人節,澤國用龍節。《註》山國多山者,土國平地也,澤國多水者。又滅人之國曰勝國。《左傳註》勝國者,絕其社稷,有其土地也。又九州之外曰外國。亦曰絕國。《後
【鸱夷】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昔者五子胥説听乎闔閭,故吴王远迹至於郢。夫差弗是也,赐之鴟夷而浮之江。”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吴王闻之大怒,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革,浮之江中。”裴駰集解引应劭曰:“取马革为鴟夷。鴟夷,榼形。”明梁辰鱼《浣纱记·死忠》:“你一死之后,当取汝尸盛以鴟夷之革,浮之江中。”2.借指春秋吴伍员。明高启《行路难》诗之二:“鉤弋死云阳,鴟夷弃江沙。”3.指盛酒器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二引汉扬雄《酒赋》:“鴟夷滑稽,腹如大壶,尽日盛酒,人復藉酤。”宋司马光《柳溪对雪》诗:“鴟夷赊美酒,油壁繫轻车。”清陈维
【心】《唐韻》息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思林切。《說文》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說以爲火藏。《徐曰》心爲大火,然則心屬火也。《玉篇》《廣韻》訓火藏。又《荀子·解蔽篇》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《禮·大學疏》總包萬慮謂之心。又《釋名》心,纖也。所識纖微無不貫也。又本也。《易·復卦》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。《註》天地以本爲心者也。《正義曰》言天地寂然不動,是以本爲心者也。《禮·禮器》如松柏之有心也。《註》得氣之本也。《孔疏》得氣之本,故巡四時,柯葉無凋攺也,心謂本也。又中也。心在身之中。《詩序》情動于中。
【痛痛】1.尽情地,痛快地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五回:“你我就依着他住几天,咱们痛痛的多喝两场!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九回:“想起你们老爷子老太太来,倒痛痛的哭一场。”2.狠狠地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三回:“学院恼了,传了弥轩去,当堂核对笔迹,对明白了,把他当面痛痛的申飭一番。”赵树理《登记》一:“人是苦虫!痛痛打一顿就改过来了!”
【更深】杜甫《火》诗:“流汗卧江亭,更深气如缕。”清吴骞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是岁二月十八之夕,素娥復至,时已更深,生与妇俱已寝。”夏衍《长途》:“在旅店里谈到更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