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斋精进,衣食布施
更新时间: 2025-11-15 23:20 出自古诗:普庵家宝
持斋精进,衣食布施释义
【持斋】荤食。佛教原谓过午不食,后多指素食。《梁书·文学传下·刘杳》:“自居母忧,便长断腥羶,持斋蔬食。”唐白居易《斋戒满夜戏招梦得》诗:“纱笼灯下道场前,白日持斋夜半禪。”《警世通言·桂员外途穷忏悔》:“桂迁罄囊所有,造佛堂三间,朝夕佞佛持斋,养三犬於佛堂之内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一回:“列公,这念佛持斋两桩事,不但为儒家所不道,并且与佛门毫不相干。”
【精进】精明上进;锐意求进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廼召属县长吏,选精进掾史,分部收捕。”颜师古注:“精明而进趋也。”宋李纲《雷阳与吴元中书》:“卦之象无所不取,而君子观之,无所不法。自彊不息,积小而大,非精进乎?”叶圣陶《倪焕之》十三:“他像是个始终精进的人,意兴阑珊是同他绝对联不上的。”2.佛教语。为“六波罗蜜”之一。梵语vīrya的意译。谓坚持修善法,断恶法,毫不懈怠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一》:“有优婆塞,姓释,可二十餘家,是昔浄王之苗裔,故为四姓,住在故城中,为优婆塞,故尚精进,犹有古风。”清纪昀《阅微草
【布施】1.施予;施舍。谓施恩惠于人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若是,乃能媚於神而和於民矣,则享祀时至而布施优裕也。”《庄子·外物》:“生不布施,死何含珠为?”汉王充《论衡·定贤》:“使穀食如水火,虽贪恡之人,越境而布施矣。”2.犹普施。谓普遍施予。《荀子·哀公》:“布施天下而不病贫。”杨倞注:“谓广施德泽,子惠困穷,使家给人足而上不忧贫乏。”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深察名号》:“风行令而一其威,雨布施而均其德。”3.佛教传入中国后,以“布施”为梵文Dana(檀那)的意译词,故特指向僧道施舍财物或斋食。《北史·元太兴传》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