痴坐直视听,戆行失踪蹊
痴坐直视听,戆行失踪蹊释义
【戆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陟降切。與贛憃同。《說文》愚也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然陵少戇,平可以助之。又《汲黯傳》甚矣,汲黯之戇也。又《集韻》胡貢切,音哄。又古送切,音貢。又呼貢切,音嗊。又丑用切,音蹱。又呼紺切,音。義同。
【行】《唐韻》戸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何庚切,音蘅。《說文》人之步趨也。《類篇》从彳从亍。《韻會》从彳,左步。从亍,右步也。左右步俱舉,而後爲行者也。《爾雅·釋宮》堂上謂之行,堂下謂之步。《釋名》行,伉也,伉足而前也。又《廣韻》適也,往也,去也。又《增韻》路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孟冬,其祀行。《註》行,在廟門外之西,爲軷壤,高二寸,廣五寸,輪四尺,設主軷上。又道也。《晉語》下有直言,臣之行也。又五行。《書·洪範》我聞在昔,鯀陻洪水,汨其五行。《韻會》五行,運于天地閒,未嘗停息,故名。又行人,官名。《廣韻》周有大
【失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質切,音室。得之反。《說文》縱也。一曰錯也,過也,遺也。《書·泰誓》時哉弗可失。《杜甫詩》雖乏諫諍資,恐君有遺失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弋質切。與同。《莊子·應帝王》自失而走。《荀子·哀公篇》其馬將失。《六書本義》與佚軼通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式吏切《正韻》式至切,音試。《應楨華·林園集詩》示武恐荒,過亦爲失。凡厥羣后,無懈于位。
【踪蹊】。唐孟郊《石淙》诗之七:“入深得奇趣,昇险为良隮。搜胜有闻见,逃俗无踪蹊。”汉
【痴坐】谓无变动。金元好问《醉猫图·何尊师画宣和内府物》诗:“窟边痴坐费工夫,侧辊横眠却自如。”金元好问《醉猫图·乙未正月九日立春》诗:“十度新正九处家,今年痴坐转堪嗟。”
【直视】谓目不旁视,一直向前看。南朝宋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直视千里外,唯见起黄埃。”2.谓瞪目正视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崔琰传》:“太祖令曰:‘琰虽见刑,而通宾客,门若市人,对宾客虬鬚直视,若有所瞋。’遂赐琰死。”清薛福成《庸庵笔记·知府被刺》:“追者愈聚愈众,乃就执,讯之则瞠目直视。”艾明之《雨》:“季明生车转身,直视着季阿镜。”3.谓两眼发直,瞳人无光。《医宗金鉴·张仲景<伤寒论·坏病>》:“衄家不可发汗,汗出必额上陷,脉紧急,目直视,不能眴,不得眠。”注:“目直视,目瞪不转睛也。”《医宗金鉴·阳明病》:“直视譫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