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霄六翮困蓬蒿,清唳时时发九皋

冲霄六翮困蓬蒿,清唳时时发九皋

诗句读音
冲霄六翮困蓬蒿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 平 平
拼音: chōng xiāoliù hékùnpéng hāo
清唳时时发九皋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
拼音: qīng lìshí shí1|4jiǔ gāo

冲霄六翮困蓬蒿,清唳时时发九皋释义

【冲霄】“冲霄”。直上云天。多喻取得功名。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元和元年登科记京兆等第榜叙》:“天府之盛,神州之雄,选才以百数为名,等列以十人为首,起自开元、天宝、大历、建中之年,得之者摶跃云衢,阶梯兰省,即六月冲霄之渐也。”清无名氏《后会仙记》:“男儿欲遂冲霄志,只在功深与志坚。”犹冲天。唐罗隐《大梁见乔诩》诗:“败桐方委爨,寃匣正衝霄。”汉

【六翮】谓鸟类双翅中的正羽。用以指鸟的两翼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奋其六翮而凌清风,飘摇乎高翔。”宋苏轼《与胡祠部游法华山》诗:“君犹鸞鹤偶飘堕,六翮如云岂长鎩。”明刘基《戏为雪鸡篇寄詹同文》诗:“雪鹤排云舒六翮,长鸣远逐浮丘伯。”2.指鸟。唐高适《别董大》诗之二:“六翮飘颻私自怜,一离京洛十餘年。”宋陆游《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》诗:“今年一战馘餘子,风送六翮凌青霄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五:“六翮飞身,争投栖於树杪;五花画舫,尽返棹於湖边。”典

【困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苦悶切,坤去聲。《說文》故廬也。从木,在囗中。《徐鍇曰》舊所居廬,故其木久而困獘也。《六書本義》木在囗中,木不得申也,借爲窮困,病困之義。又卦名。《易·困卦》象曰:澤無水困,君子以致命遂志。又《序卦》升而不已則困。又《廣韻》窮也,苦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不廢困窮。《禮·中庸》事前定則不困。又《史記·范睢蔡澤傳》二子不困阸,惡能激乎。又瘁也,倦極力乏也。《後漢·耿純傳》世祖至營,勞純曰:昨夜困乎。又憂愁也。《書·盤庚》汝不憂朕心之攸困。又亂也。《論語》不爲酒困。《註》言不

【蓬蒿】1.蓬草和蒿草。亦泛指草丛;草莽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藜莠蓬蒿并兴。”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﹝斥鴳﹞翱翔蓬蒿之间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安贫》:“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,不充詘於蓬蒿之杪。”明李梦阳《汉京篇》:“霍氏门前狐夜号,魏其池馆长蓬蒿。”峻青《秋色赋·夜宿灵山》:“看到的是满地荒草,遍野蓬蒿。”2.借指荒野偏僻之处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通有》:“山居泽处,蓬蒿墝埆,财物流通,有以均之。”唐李白《南陵别儿童入京》诗: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?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三:“并世奇男淑女,慧业天

【清唳】鹤鸣声。鹤鸣清响,故谓。南朝梁吴均《主人池前鹤》诗:“摧藏多好貌,清唳有奇音。”唐陆龟蒙《鹤媒歌》:“媒闲静立如无事,清唳时时入遥吹。”元袁桷《善之携酒招游西湖值雷雨分韵得杯字》:“翩翩六鹤舞晴翮,华表清唳云光开。”郭沫若《题画记》:“一如九皋鹤,清唳彻晴朝。”漢

【时时】常常。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袁盎虽家居,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。”唐李咸用《题刘处士居》诗:“溪鸟时时窥户牖,山云往往宿庭除。”杨朔《潼关之夜》: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,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。”

【发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伐切,音髮。《說文》發也。《詩·召南》壹發五豝。《傳》發,矢也。《前漢·匈奴傳》矢四發。《註》射禮三而止,每射四矢,故以十二矢爲一發。師古曰:發,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。又《廣韻》起也。《孟子》舜發於畝之中。又舒也,揚也。《易·乾卦》六爻發揮。《疏》發,越也。又《坤卦》發於事業。《疏》宣發也。《左傳·桓二年》聲名以發之。《註》發揚此德也。又《博雅》開也。《書·武成》發鉅橋之粟。《疏》謂開出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明發不寐。《註》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。又《玉篇》進也,行也。《博雅》去也。

【九皋】见“九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