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对龙象侣,灌注清泠泉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灌注清泠泉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:下平二仙 拼音: guàn zhùqīng língquán |
酬对龙象侣 | 平仄:平 仄 平 仄 仄 韵脚:上八語 拼音: chóu duìlóng xiànglǚ |
酬对龙象侣,灌注清泠泉释义
【灌注】流泻;浇灌。汉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源泉灌注,陂池交属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审举》:“燎火及室,不奔走灌注,而揖让盘旋,吾未见其焚之自息也。”宋叶适《朝议大夫秘书少监王公墓志铭》:“公开渠港五百餘里,漕輓通流,灌注一郡。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颐养·调饮啜》:“如田畴之水,务与禾苗相称,所需几何则灌注几何。”2.引申指思想、知识等的输入。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孔墨的批判》:“他是把仁道的新精神灌注在旧形式里面去了。”叶圣陶《倪焕之》二八:“勉强灌注的知识并不真切,须要自身体验得来的才真切。”3.指思想、精神等集中。郭沫
【清泠】1.清凉寒冷。汉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鸿爌炾以爣閬,飋萧条而清泠。”清汤右曾《登岘山亭至甘泉寺》诗:“休问葡萄拨醅后,甘泉一酌自清泠。”2.谓风神隽秀。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四七引晋郭澄之《郭子》:“简文云:‘谢安南清泠如其弟,学艺不如孔严。’”唐高适《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荀山人》诗:“少年词赋皆可听,秀眉白面风清泠。身上未曾染名利,口中犹未知膻腥。”3.形容声音清越。唐元稹《善歌如贯珠赋》:“美清泠而发越,忆辉光之璀璨。”宋陈允平《酹江月·赋水仙》词:“一曲清泠声渐杳,月高人在珠宫。”清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
【泉】〔古文〕洤《唐韻》疾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從緣切《正韻》才緣切,音全。《說文》水原也。象水流成川形。《易·蒙象》山下出泉。又《爾雅·釋水》濫泉正出。正出,涌出也。沃泉縣出。縣出,下出也。氿泉穴出。穴出,仄出也。又同出異歸曰肥泉。《詩·衞風》我思肥泉,兹之永歎。又醴泉。《禮·禮運》天降膏露,地出醴泉。又泉有光華曰榮泉。《前漢·郊祀歌》食甘露,飮榮泉。又瀑布曰立泉。《班固·終南山賦》立泉落落。又州名。《廣輿記》周時爲七閩地,隋曰溫陵,唐曰泉州。又天泉,星名。《甘氏星經》天泉十星,在鼈東。一曰大海,主灌漑溝渠之事
【酬对】亦作“酧对”。亦作“醻对”。应对;对答。《后汉书·第五伦传》:“﹝第五伦﹞从王朝京师,随官属得会见,帝问以政事,伦因此酬对政道,帝大悦。”宋司马光《答齐州司法张秘校正彦书》:“人或杂举而猝问之,醻对无滞,衮衮焉如泉源之不穷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德昭对客议时事,率不逊语,人莫敢与酧对。”《五灯会元·法眼宗·定山惟素山主》:“若论家风与境,不易酬对。”章炳麟《校文士》:“戴君在朴学家号为能文,其成一家言者,则信善矣,造次笔札酬对之词,顾反与宋文相似。”
【龙象】水行中龙力大,陆行中象力大,故佛氏用以喻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。《大般涅槃经》卷二:“世尊,我今已与诸大龙象菩萨磨訶萨断诸结漏。”2.指高僧。唐王勃《四分律宗记序》:“二边云彻,方知实相之尊;十刹风行,乃识真如之贵。将使龙象緇服,维明克允。”清钱谦益《<空一斋诗>序》:“紫柏大师以法门龙象,唱道东南。”3.指罗汉像。唐罗隐《甘露寺火后》诗:“只道鬼神能护物,不知龙象自成灰。”宋苏轼《自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·第十一罗怙罗尊者》:“龙象之姿,鱼鸟所惊。”清顾炎武《重登灵岩》诗:
【侣】《唐韻》力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兩舉切,音旅。徒伴也。《陸璣·草木疏》麟不侶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