畴昔方壶游戏地,群仙步履相从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群仙步履相从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:上平三鍾 拼音: qúnbù lǚxiāng|xiàngcóng|zòng |
畴昔方壶游戏地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:去六至 拼音: chóu xīfānghúyóu xìdì|de |
畴昔方壶游戏地,群仙步履相从释义
【群】《五經文字》羣,俗作群。
【步履】1.行走。唐郑巢《赠蛮僧》诗:“近来慵步履,石蘚满柴扉。”宋司马光《辞三日一至都堂札子》:“但两足无力,疮口未合,步履艰难,拜起不得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黎氏》:“谢牵挽而行,更不休止。妇步履跌蹶,困窘无计。”邹韬奋《患难餘生记》第一章:“但是他老先生却精神抖擞,步履如飞。”2.指脚步。明杨基《春日出郊》诗:“偶临春水赏春晴,便觉身随步履轻。”林建征《莺歌海》:“几千年了,莺歌海一直像一辆爬行着的牛车;但今天,它的步履跨得多么雄浑而广远啊!”
【相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息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思將切,音襄。《說文》省視也。又《廣韻》共也。《正韻》交相也。《易·咸卦》二氣感應以相與。《公羊傳·桓三年》胥命者何,相命也。《註》胥,相也。相與胥音別義通。又質也。《詩·大雅》追琢其章,金玉其相。又相思,木名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相思之樹。《註》大樹也。東冶有之。又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息亮切,襄去聲。《爾雅·釋詁》視也。《左傳·隱十一年》相時而動。又《集韻》助也。《易·泰卦》輔相天地之宜。《書·立政》用勱相我國家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導也。又勴也。《註》謂贊勉。《疏》鄉飲酒云:
【从】《說文》從本字。《陸佃曰》二人向陽爲从,向隂爲比。士之趨嚮,不可不愼。(從)《廣韻》疾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牆容切,俗平聲。《說文》本作从。相聽也。《書·益稷》汝無面從。《說命》后從諫則聖。又《廣韻》就也。《易·乾卦》雲從龍,風從虎。《禮·曲禮》謀于長者,必操几杖以從之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自也。《詩·小雅》伊誰云從。《箋》言譖我者,是言從誰生乎。《晉書·明帝紀》不聞人從日邊來。又姓。《廣韻》漢有將軍從公。《何氏姓苑》今東筦人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七恭切,促平聲。《廣韻》從容也。《正韻》從容,舒緩貌。《書
【畴昔】往日,从前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予畴昔之夜,梦坐奠於两楹之间。”唐李白《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》诗之一:“一朝谢病游江海,畴昔相知几人在?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小翠》:“视妾今日,何如畴昔美?”2.指往事或以往的情怀。《北史·郎茂传》:“及隋文为丞相,以书召之,言及畴昔,甚欢。”唐杜甫《病后过王倚饮赠歌》:“且过王生慰畴昔,素知贱子甘贫贱。”仇兆鳌注:“慰畴昔,慰己宿愿也。”清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五:“今年,渡江与赵伟堂学博游焦山,见其徒孙巨超以诗见示,追忆畴昔,不觉悽愴。”汉
【方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府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分房切,音芳。《說文》倂船也。象兩舟省總頭形。或从水作汸。《詩·周南》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《傳》方,泭也。《釋文》小筏曰泭。《爾雅·釋水》大夫方舟。《註》倂兩船。《史記·酈食其傳》方船而下。《註》謂船也。又《易·坤卦》六二直方大。《註》地體安靜,是其方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圜者中規,方者中矩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天道曰圓,地道曰方。方者主幽,圓者主明。又《易·觀卦》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。《疏》省視萬方。《詩·大雅》監觀四方。《周禮·天官·冢宰》辨方正位。《註》別四方。《
【壶】同壷,與壼別。
【游戏】游乐嬉戏;玩耍。《韩非子·难三》:“管仲之所谓‘言室满室,言堂满堂’者,非特谓游戏饮食之言也,必谓大物也。”《晋书·王沉传》:“将吏子弟,优闲家门,若不教之,必至游戏,伤毁风俗矣。”宋苏轼《策别·安万民五》:“开元、天宝之际,天下岂不大治?惟其民安於太平之乐,酣豢於游戏酒食之间,其刚心勇气,消耗钝眊,痿蹶而不復振。”《古今小说·陈希夷四辞朝命》:“一日,在水边游戏,遇一妇人,身穿青色之衣,自称毛女,将陈摶抱去山中,饮以琼浆。”王统照《春雨之夜·雪后》:“小孩子正盼着天明,好继续游戏。”2.谓绰有馀力而不经
【地】〔古文〕埊埅嶳《廣韻》徒四切《集韻》大計切《韻會》徒二切《正韻》徒利切,音弟。《說文》元氣初分,重濁隂爲地,萬物所列也。《白虎通》地者,易也。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。《釋名》地,底也,其體底下,載萬物也。《易·說卦傳》坤爲地。《內經》岐伯曰:地爲人之下,太虛之中。黃帝曰:馮乎。曰:大氣舉之。《周禮·地官》土訓掌道地圖,以詔地事,道地慝,以辨地物,而原其生,以詔地求。《博物志》地以名山爲輔佐,石爲之骨,川爲之脈,艸木爲之毛,土爲之肉。又第也,但也。《前漢·丙吉傳》西曹地忍之。又叶徒何切,音沱。《屈原·橘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