愁云怒风相追逐,青山灭没沧江覆

愁云怒风相追逐,青山灭没沧江覆

诗句读音
愁云怒风相追逐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chóu yúnnùfēng|fěngxiāng|xiàngzhuī zhú
青山灭没沧江覆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 平 仄
韵脚:去四十九宥
拼音: qīng shānmiè mòcāng jiāngfù

愁云怒风相追逐,青山灭没沧江覆释义

【愁云】1.谓色彩惨淡,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烟云。汉班倢伃《捣素赋》:“伫风轩而结睇,对愁云之浮沉。”南朝宋谢惠连《雪赋》:“岁将暮,时既昏;寒风积,愁云繁。”唐胡曾《咏史诗·苍梧》:“无计得知陵寝处,愁云长满九疑山。”宋吴文英《点绛唇·试灯夜初晴》词:“卷尽愁云,素娥临夜新梳洗。”2.比喻忧郁的神色。元张可久《塞鸿秋·春情》曲:“疎星淡月秋千院,愁云恨雨芙蓉面。”茅盾《春蚕》四:“村里的空气一天一天不同了。才得笑了几声的人们现在又都是满脸的愁云。”

【怒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乃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奴故切,奴去聲。《說文》恚也。《增韻》憤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楚謂怒曰憑。憑,忍盛貌。小怒曰。言禁也。曰苛,言相苛責也。又怒,辨訟也。《周禮·地官》凡有怒者,成之。又馬之肥壯,其氣憤盈曰怒。《後漢·第五倫傳》鮮車怒馬。又奮也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怒而飛。言大鵬奮起如怒也。又《外物篇》草木怒生。言乗陽氣奮出而不可遏也。又威怒也。《禮·曲禮》急繕其怒。《註》堅勁軍之威怒也。又虎怒則威。《後漢·賈彪傳》彪字偉節,兄弟三人,而彪最優。天下稱曰:賈氏三虎,偉節最怒。又怒,東方氣

【风】〔古文〕凬飌檒《唐韻》方戎切《集韻》方馮切《正韻》方中切,音楓。風以動萬物也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大塊噫氣,其名爲風。《河圖》風者,天地之使。《元命包》隂陽怒而爲風。《爾雅·釋天》南風謂之凱風,東風謂之谷風,北風謂之凉風,西風謂之泰風。《禮·樂記》八風從律而不姦。《疏》八方之風也。《史記·律書》東北方條風,立春至。東方明庶風,春分至。東南方淸明風,立夏至。南方景風,夏至至。西南方凉風,立秋至。西方閶闔風,秋分至。西北方不周風,立冬至。北方廣莫風,冬至至。《周禮·春官·保章氏》以十有二風,察天地之和命,乖別之妖

【相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息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思將切,音襄。《說文》省視也。又《廣韻》共也。《正韻》交相也。《易·咸卦》二氣感應以相與。《公羊傳·桓三年》胥命者何,相命也。《註》胥,相也。相與胥音別義通。又質也。《詩·大雅》追琢其章,金玉其相。又相思,木名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相思之樹。《註》大樹也。東冶有之。又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息亮切,襄去聲。《爾雅·釋詁》視也。《左傳·隱十一年》相時而動。又《集韻》助也。《易·泰卦》輔相天地之宜。《書·立政》用勱相我國家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導也。又勴也。《註》謂贊勉。《疏》鄉飲酒云:

【追逐】1.追赶;追击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又有衣装兵器,难以追逐。”《醒世恒言·独孤生归途闹梦》:“那吐蕃一时无措,大败亏输,被韦皋追逐出境。”端木蕻良《科尔沁旗草原》八:“窗外燕子飞成燕阵,在庭院里,投掷着它们紫色的身体,互相追逐。”2.跟随;追随。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下·蓟子训》:“其追逐观者常有千数。”宋苏轼《潮州韩文公庙碑》诗:“追逐李杜参翱翔,汗流籍湜走且僵。”元刘壎《隐居通议·诗歌一》:“朱文公又谓雄赋止能填上腔子,岂以其文之不工,记之不博哉?正以追逐模拟,其气索尔。”清唐孙华《题<文姬入塞图>诗》:

【青山】的山岭。《管子·地员》:“青山十六施,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。”唐徐凝《别白公》诗:“青山旧路在,白首醉还乡。”《四游记·玉帝起赛宝通明会》:“一见我这里青山隐隐,緑水迢迢,便问我借与他居住。”海默《我的引路人》五: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”2.指归隐之处。唐贾岛《答王建秘书》诗:“白髮无心镊,青山去意多。”宋范仲淹《寄石学士》诗:“与君尝大言,定作青山隣。”严复《送沉涛园备兵淮扬》诗之一:“相看白髮盈头出,长恐青山与愿违。”3.山名。一名青林山。南朝诗人谢朓曾卜居于此,故又称谢公山。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。

【灭没】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天下之马者,若灭若没,若亡若失。”后以“灭没”形容马跑得极快。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剽疾轻悍,勇敢轻敌,疾若灭没,此善用轻出奇者也。”唐李白《天马歌》:“嘶青云,振緑髮,兰筋权奇走灭没。”2.死亡。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“民之灭抑夭隐”汉高诱注:“抑,没也。谓民有灭没夭折之痛。”3.湮没;隐没。清侯方域《郑氏东园记》:“夫是园之在沉氏以前者,岁久灭没,无故老知其谁氏矣。”郭沫若《创造十年续篇》六:“但我是把我自己的意见灭没了,一意地当了个苍蝇,附随在他们的尾巴上。”汉

【沧江】水。以江水呈苍色,故称。南朝梁任昉《赠郭桐庐》诗:“沧江路穷此,湍险方自兹。”唐陈子昂《群公集毕氏林亭》诗:“子牟恋魏闕,渔父爱沧江。”明张含《己亥秋月寄杨升庵》诗:“比来消息风尘断,白首沧江学钓鱼。”清吴伟业《毛子晋斋中读吴匏庵手抄宋谢翱西台恸哭记》诗:“子陵留高臺,西面沧江緑。”

【覆】《唐韻》芳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芳六切,音蝮。《玉篇》反覆也。《詩·小雅》不懲其心,覆怨是正。《禮·月令》季春,命舟牧覆舟,五覆五反,乃告舟備具于天子。又倒也。《易·鼎卦》鼎折足,覆公餗。《書·胤征》顚覆厥德。又敗也。《中庸》傾者覆之。《綱目集覽》覆,軍敗也。又中覆。《前漢·馮唐傳》賞賜決于外,不從中覆也。《註》覆謂覆白之也。又射覆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上嘗使諸數家射覆。《註》于覆器之下而置諸物,令暗射之,故云射覆。又與復同。《易·乾卦》終日乾乾,反復道也。又《集韻》方六切,音福。審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