疮痍亲接战,勇决冠垂成

疮痍亲接战,勇决冠垂成

诗句读音
勇决冠垂成平仄:仄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yǒng jué1|4chuí chéng
疮痍亲接战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chuāng yíqīn|qìngjiēzhàn

疮痍亲接战,勇决冠垂成释义

【勇决】勇敢而果断。汉徐干《中论·虚道》:“故夫才敏过人未足贵也,博辩过人未足贵也,勇决过人未足贵也,君子之所贵者迁善惧其不及,改恶恐其有餘。”唐杜甫《奉送郭中丞三十韵》:“疮痍亲接战,勇决冠垂成。”鲁迅《<朝花夕拾>后记》:“这位肃州胡老先生的勇决,委实令我佩服了。”漢

【冠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古丸切《正韻》沽歡切,音官。《說文》絭也,所以絭髮。从冖,元。冠有法制,故从寸。《徐曰》取其在首,故从元。古亦謂冠爲元服。《白虎通》冠者,卷也。卷持其髮也。《釋名》冠,貫也,所以貫韜髮也。《後漢·輿服志》上古穴居野處,衣毛冒皮。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胡,遂制冠冕纓緌。又姓。《風俗通》古者鶡冠子之後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玩切,官去聲。《禮·曲禮》二十曰弱冠。《冠儀》冠者,禮之始也。故聖王重冠。《白虎通》男子幼,娶必冠。《韻會》男子二十加冠曰冠。又爲衆之首曰冠。《前漢·魏

【垂成】1.接近完成或成功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薛综传》:“实欲使卒垂成之功,编於前史之末。”明谢榛《四溟诗话》卷二:“李献吉极苦思,诗垂成,如一二句弗工,即弃之。”王西彦《人的世界·第二家邻居》:“为了这问题,几乎把垂成的婚姻打破。”2.谓庄稼将近成熟。宋苏轼《祈晴吴山祝文》:“岁既大熟,惟神之赐;害於垂成,匪神之意。”宋陆游《大风雨中作》诗:“三年稼如云,一旦败垂成。”漢

【疮痍】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自叙》:“弟与我同冒矢石,疮痍周身,伤失右眼,不得尺寸之报;吾乃重金累紫,何心以安?”《陈书·世祖纪》:“讨陈寳应将士死王事者,并给棺槥,送还本乡,并復其家。疮痍未瘳者,给其医药。”清黄遵宪《降将军歌》:“岛中残卒皆疮痍,其餘鬼妻兵家儿。”2.比喻灾害困苦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国疾》:“然其祸累世不復,疮痍至今未息。”宋洪迈《容斋续笔·戒石铭》:“无令侵削,无使疮痍。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。”元耶律楚材《送德润南行》诗:“燕然民庶久疮痍,摩抚疮痍正此时。”清孙枝蔚《五月楼居雨凉欣赋》诗:“感此午

【接】《唐韻》子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卽涉切,音楫。《說文》交也。《廣韻》合也,會也。《易·蒙卦》子克家,剛柔接也。《疏》陽居卦內,接待羣隂。又《晉卦》晝日三接。《禮·表記》君子之接如水。《疏》如兩水相交,尋合而已。又持也,受也,承也。《禮·曲禮》接下承弣。《註》接客手下也。《史記·平準書》漢興,接秦之弊。又《增韻》接續也,連也。《禮·曲禮》堂上接武。《註》武,迹也。迹相接,謂每移足半躡之。《前漢·西域傳》烏秅國民接手飮。《註》自高山下谿中飮水,故接連其手。又近也。《儀禮·聘禮》賓立接西塾。又捷也。《禮·

【战】古文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之膳切,旃去聲。《說文》也。《左傳·莊十一年》皆曰戰。又懼也。《書·仲虺之誥》小大戰戰。又姓。漢戰兢,明戰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