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原迤逦提封阔,旌纛森严上将尊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旌纛森严上将尊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:上平二十三魂 拼音: jīng dàosēnyánshàng jiàng1 |
川原迤逦提封阔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: chuān yuányǐ lǐtí fēngkuò |
川原迤逦提封阔,旌纛森严上将尊释义
【旌纛】。亦泛指旗帜。唐贾岛《寄沧州李尚书》诗:“迢递瞻旌纛,浮阳寄咏言。”宋苏轼《次韵滕元发许仲涂秦少游》:“两邦旌纛光相照,十亩锄犂手自亲。”宋辛弃疾《满江红·和卢国华》词:“记江湖十载,厌持旌纛。”2.犹尊驾。宋陈亮《与章德茂侍郎书》之三:“已经新元,缅惟旌纛所至,百神呵卫,台候动止万福。”
【森】《廣韻》所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疏簪切,音參。或作槮。《說文》木多貌。《潘岳·射雉賦》蕭森繁茂。又盛也。《潘岳·籍田賦》森奉璋以階列。又植也。《元包·坤辭》丞森囤若。又《固陵文類》宋杜曾詩:哀猿藏森聳,渴鹿聽潺湲。《註》森去聲,所禁切,音滲。
【上将】,统帅。《孙子·地形》:“料敌制胜,计险阨远近,上将之道也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清鉴》:“咸谓勇力絶伦者,则上将之器;洽闻治乱者,则三九之才也。”宋王安石《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》:“投戈更讲诸儒艺,免胄争趋上将风。”清孙枝蔚《读兵书》诗:“虚名羞管葛,上将失孙吴。”2.泛指高级将领。元郑光祖《三战吕布》第二折:“俺不曾与吕布交战,先斩了一员上将。”3.星名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:一曰上将,二曰次将。”4.军衔,将官的一级,在中将之上。
【尊】《唐韻》《韻會》祖昆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租昆切,音遵。《說文》高稱也。《廣韻》重也,貴也,君父之稱也。《易·繫辭》天尊地,乾坤定矣。《孟子》天下有達尊三:爵一,齒一,德一。《禮·表記》使民有父之尊,有母之親,而後可以爲民父母。又敬也。《禮·曲禮》禮者,自而尊人。雖負販者,必有尊也。又《說文》註酒器。《周禮·春官》司尊彝,掌六尊六彝之位。六尊,謂犧尊,象尊,著尊,壺尊,太尊,山尊,以待祭祀賔客。又姓。《風俗通》尊盧氏之後。與宗通。又叶將鄰切,音津。《前漢·班固敘傳》大祖元勳,啓立輔臣。支庶藩屛,侯王尊。又叶此
【川原】之源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且絶民用以实王府,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,其竭也无日矣。”2.指江河。《汉书·沟洫志赞》:“中国川原以百数,莫著於四瀆,而河为宗。”3.河流与原野。唐陈子昂《晚次乐乡县》诗:“川原迷旧国,道路入边城。”唐杜甫《垂老别》诗:“积尸草木腥,流血川原丹。”4.指原野。宋王安石《出郊》诗:“川原一片緑交加,深树冥冥不见花。”陈毅《过黄泛区书所见》诗:“三过黄泛区,走跄踉。川原水洗,城社荒落,满目凄凉。”
【迤逦】亦作“迤里”。亦作“迆邐”。1.曲折连绵貌。南朝齐谢朓《治宅》诗:“迢遰南川阳,迤邐西山足。”宋柳永《凤栖梧》词之三:“玉树琼枝,迆邐相偎傍。”丁玲《小火轮上》:“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,是迤逦不断的青山。”2.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。元朱庭玉《夜行船·春晓》套曲:“迤邐鶯啼共燕语,偏向闲庭户。”3.斜延貌;延伸貌。宋苏轼《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》:“盖本处地势,自银林堰以西,地形从东迤邐西下。”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边防上》:“在东北、西北,由东三省、内外蒙古迤邐而至新疆,又在在与俄接壤。”4.缓行貌。《古今小
【提封】1.通共;大凡。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一同百里,提封万井。”王先谦补注引王念孙曰:“《广雅》曰:‘提封,都凡也。’都凡者,犹今人言大凡,诸凡也……都凡与提封一声之转,皆是大数之名。提封万井,犹言通共万井耳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地方百里,提封九万顷。”2.犹版图,疆域。隋薛道衡《老氏碑》:“牂牱、夜郎之所,靡汉、桑乾之地,咸被声教,并入提封。”《旧唐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辽东之地,周为箕子之国,汉家玄菟郡耳!魏晋已前,近在提封之内,不可许以不臣。”明郑若庸《玉玦记·掳掠》:“长驱胡骑剪提封,谁夺龙沙斩将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