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髫相见舜江滨,荏苒俄惊过五旬

垂髫相见舜江滨,荏苒俄惊过五旬

诗句读音
垂髫相见舜江滨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chuí tiáoxiāng jiàn41bīn
荏苒俄惊过五旬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
韵脚:上平十八諄
拼音: rěn rǎnéjīngguò|guo|guōwǔxún

垂髫相见舜江滨,荏苒俄惊过五旬释义

【垂髫】亦作“垂齠”。指儿童或童年。髫,儿童垂下的头发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毛玠传》:“臣垂齠执简,累勤取官。”晋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黄髮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清戴名世《姚符御诗序》:“符御与余垂髫相识,稍长,各游学四方。”郁达夫《青岛杂事诗》之六:“握手凄然伤老大,垂髫我尚记当年。”

【相见】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。”旧题汉李陵《与苏武诗》之三:“行役在战场,相见未有期。”宋苏轼《和子由除夜之日省宿致斋》之一:“等是新年未相见,此身应坐不归田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姊妹们一朝相见,悲喜交集,自不必説。”巴金《随想录》五:“我们分散了,又重见,相见后又别离。”

【舜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輸閏切,音蕣。《說文》草也。楚謂之葍,秦謂之藑,蔓地連華。又《詩·鄭風》有女同車,顏如舜華。《傳》舜,木槿也。又有虞氏之號。《史記·五帝紀》虞舜者,名曰重華。《註》駰按:諡法曰:仁聖盛明曰舜。又姓。見《姓譜》。

【江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古雙切,音杠。水名。《風俗通·山澤篇》江者,貢也。出珍物,可貢獻也。《釋名》江,共也。小江流入其中,所公共也。《說文》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,入海。《書·禹貢》岷山導江。《家語》夫江始於岷山,其源可以濫觴。及其至江津也,不舫舟,不避風雨,不可以涉。又《書·禹貢》三江旣入。《韋昭國語註》吳松江,錢塘江,浦陽江。《郭璞·山海經註》岷山,大江水所出。崍山,南江水所出。崌山,北江水所出。南江,北江,皆東流注於大江。《庾闡·揚都賦註》松江,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,東北入海爲婁江,東南入海爲東江,幷

【滨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必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民切,音賓。水際也。《書·禹貢》海濱廣斥。又地近亦曰濱。《史記·貨殖傳》鄒魯濱洙泗。又《韻會》毗賓切。與頻通。《詩·大雅》池之竭矣,不云自頻。《箋》頻作濱,厓也。又《韻補》叶眠切,音邊。《蘇轍詩》送我出重嶺,長揖淸江濱。我老益不堪,惟有二頃田。 《集韻》或作瀕。漢典考證:〔古文〕 謹按古涉字,中从三。今濱下引古文字,應照古涉字改偏旁爲。 考證:〔古文〕 謹按古涉字,中从三。今濱下引古文字,應照古涉字改偏旁爲。

【荏苒】间)渐渐过去。常形容时光易逝。汉丁廙妻《寡妇赋》:“时荏苒而不留,将迁灵以大行。”晋陶潜《杂诗》之五:“荏苒岁月頽,此心稍已去。”唐韩愈《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》诗:“旅程愧淹留,徂岁嗟荏苒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八回:“秋光荏苒休孤负,相对原宜惜寸阴。”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一章六:“荏苒之间快要过新年了。”2.蹉跎,拖延时间。唐刘知几《史通·古今正史》:“隋文帝尝索梁陈事跡,察具以所成每篇续奏,而依违荏苒,竟不絶笔。”唐王维《责躬荐弟表》:“贪冒官荣,荏苒岁月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台静农》:“今春拟归省,但荏苒遂又作

【俄】《唐韻》五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牛何切,音莪。《說文》頃也。《廣韻》頃速也。《關尹子·八籌篇》鳥獸俄旬旬,俄逃逃。又與峩同。傾貌。《詩·小雅》側弁之俄。《前漢·揚雄傳》鴻生鉅儒,俄軒冕,雜衣裳。又《世說新語》山濤曰:嵆叔夜傀俄若玉山之將頹。

【惊】《集韻》呂張切,音良。悲也。又《集韻》力讓切,音諒。義同。或作悢。(驚)《唐韻》《集韻》舉卿切《正韻》居卿切,音京。《說文》馬駭也。《玉篇》駭也。《易·震卦》震驚百里。《詩·大雅》震驚徐方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得之若寵,失之若辱,是謂寵辱若驚。又叶居陽切,音姜。《張籍·祭韓愈詩》月中登高灘,星漢交垂芒。釣車擲長綫,有獲齊驩驚。

【过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臥切,戈去聲。《玉篇》度也,越也。《正韻》超也。《易·繫辭》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。《禮·檀弓》過之者,俯而就之。《史記·贾生傳》自以爲過之,今不及也。又過失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宥過無大。《註》過者,不識而誤犯也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俱去細過,偕歸大道。又罪愆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八柄,八曰誅,以馭其過。又責也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聞大王有意督過之。又卦名。易大過,小過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禾切,音戈。《廣韻》經也。《書·禹貢》東過洛汭,北過洚水。又過所也。《釋名》過

【旬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詳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松倫切《正韻》詳倫切,音紃。《說文》徧也。十日爲旬。《書·堯典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又《大禹謨》三旬。《傳》旬,十日也。《禮·曲禮》凡卜筮日,旬之外曰遠某日,旬之內曰近某日。又《詩·大雅》來旬來宣。《傳》旬,徧也。又《易·豐卦》雖旬无咎。《註》旬,均也。又《前漢·翟方進傳》旬歲閒,免兩司隷。《註》師古曰:旬,滿也。旬歲猶言滿歲也。又旬始,星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旬始出於北斗旁,狀如雄雞。又《正韻》須倫切,音荀。義同。又《集韻》規倫切。本作均。《周禮》作旬。《周禮·地官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