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开郢客缄封后,想见巴山冰雪深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想见巴山冰雪深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: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: xiǎng jiànbā shānbīng xuěshēn |
初开郢客缄封后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:上四十五厚 拼音: chūkāiyǐng kèjiān fēnghòu |
初开郢客缄封后,想见巴山冰雪深释义
【想见】史记·孔子世家论》:“余读孔氏书,想见其为人。”宋苏轼《书韩干牧马图》诗:“南山之下,汧渭之间,想见开元天宝年,八坊分屯隘秦川。”郭沫若《<屈原赋>今释·屈原简述》:“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自然现象是怎样关心,诗人的想像力是多么丰富。”
【冰雪】雪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论》:“﹝段熲﹞被羽前登,身当百死之陈,蒙没冰雪,经履千折之道,始殄西种,卒定东寇。”唐杜甫《人日》诗之一:“元日到人日,未有不阴时。冰雪鶯难至,春寒花较迟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三:“人之情性为利欲所败,如冰雪之曝日,草木之沾霜。”陈毅《由太行山西行阻雪》诗:“冰雪何时融,征程从此错。”2.指冻雪。唐杜甫《题张氏隐居》诗之一:“涧道餘寒歷冰雪,石门斜日到邱林。”仇兆鳌注:“冰雪犹言冻雪。”3.形容心地纯净洁白或操守清正贞洁。隋江总《入摄山栖霞寺》诗:“浄心抱冰雪,暮齿逼桑榆。太息波川迅,悲
【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針切,音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桂陽南平,西入營道。又邃也。《增韻》深者,淺之對。《詩·邶風》深則厲,淺則揭。又深微也。《易·繫辭》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。又藏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梓人必深其爪。又衣名。《禮·深衣疏》衣裳相連,被體深邃,故謂之深。又州名。《韻會》後漢博陸郡,隋置深州。《廣輿記》今屬眞定府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禁切,音諗。度淺深曰深。《周禮·地官》以土圭測土深。
【初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楚居切《正韻》楚徂切,楚平聲。《說文》始也。从刀衣,裁衣之始也。《徐曰》禮之初,施衣以蔽形。《書·禹謨》率百官若帝之初。《蔡仲》愼厥初。又《禮·檀弓》夫魯有初。《註》初謂故事。又《列子·天瑞篇》太初者,氣之始也。《韓愈詩》賢愚同一初。《韻會》又姓。
【开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苦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丘哀切,音侅。《說文》張也。《廣韻》解也。《韻會》啟也。《爾雅·釋言》闢也。又《五音集韻》通也。《易·乾卦疏》亨通也。會合萬物,令使開通而爲亨也。又發也。《禮·學記》故君子之敎喻也。開而勿達。《註》開謂發頭角。《疏》但爲學者,開發大義頭角而已。又釋也。《易·乾坤卦文言疏》諸卦及爻,皆從乾坤而出,故特作文言,以開釋之。《書·多方》殄戮多罪,亦克用勸,開釋無辜,亦克用勸。又《韻會》條也。又始也。《後漢·馮衍傳》開歲發春兮,百卉含英。《註》開、發,皆始也。《禮·檀弓》曩者爾
【郢客】1.指歌手、诗人。唐姚合《咏雪》:“飞随郢客歌声远,散逐宫娥舞袖迴。”明李东阳《寿祭酒罗先生七十次所寄韵》之二:“郢客高词渐寡和,杜陵新赠怯轻为。”亦特指诗人屈原。清赵与楩《九日杂咏》:“寒食弔之推,端阳悲郢客。”2.借指格调高雅的乐曲或诗文。宋刘克庄《最高楼·再题周登乐府》词:“八音相应谐韶乐,一声未了落梁尘。笑而今,轻郢客,重《巴人》。”
【缄封】封闭;封口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宣许皇后》:“上官桀谋反时,广汉部索,其殿中庐有索长数尺可以缚人者数千枚,满一篋缄封。”《旧唐书·牛仙客传》:“仙客既居相位,独善其身,唯诺而已。所有锡賚,皆缄封不启。”《警世通言·钝秀才一朝交泰》:“﹝黄六媖﹞乃将白金百两,新衣数套,亲笔作书,缄封停当,差老家人王安賚去,迎接丈夫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异一·追写真》:“生乃开户,引视之,灯烛荧然,丹青纵横,笔落地上,而纸仍缄封未启。”2.指书信。唐李绅《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》诗:“鱼肠雁足望缄封,地远三江岭万重。”宋苏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