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春雨一何频,望极空江觉损神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春风春雨一何频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: chūn fēngchūn yǔyī hépín|bīn |
望极空江觉损神 | 平仄: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:上平十七眞 拼音: wàngjíkōng jiāngjué|jiàosǔnshén |
春风春雨一何频,望极空江觉损神释义
【春风】春天的风。战国楚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寤春风兮发鲜荣,絜斋俟兮惠音声。”唐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春风多厉,强饭为嘉。”张天翼《春风》:“春风是平等待人的。无论大小,一律要吹到春风的。”2.喻恩泽。三国魏曹植《上责躬应诏诗表》:“伏惟陛下德象天地,恩隆父母,施畅春风,泽如时雨。”清钱谦益《河南卫辉府辉县知县陈必谦前母钱氏赠孺人制》:“因亲以及亲,使海隅之枯木,咸被春风。”3.喻融和的气氛。陶行知《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》:“视察员到时,不是带来恐怖,而是带来春风。”4.比喻教益;教诲。参见“春风化雨”。5.形容喜
【春雨】1.春天的雨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春雨日时,草木怒生。”唐方干《水墨松石》诗:“垂地寒云吞大漠,过江春雨入全吴。”明刘基《春雨》诗:“春雨和风细细来,园林取次发枯荄。”2.用以比喻恩泽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·林遇夏舟》:“幸天恩同沾春雨,最堪悲,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。”3.曲名。苏曼殊《本事诗》:“《春雨》楼头尺八簫,何时归看浙江潮。”自注:“《春雨》,曲名。”
【一何】为何;多么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齐王按戈而却曰:‘此一何庆弔相随之速也!’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刘放传》:“太祖大悦,谓放曰:‘昔班彪依竇融而有河西之功,今一何相似也!’”唐杜甫《石壕吏》诗:“吏呼一何怒,妇啼一何苦。”《醒世恒言·隋炀帝逸游召谴》:“仁主爱人,一何至此!”清顾炎武《谒夷齐庙》诗:“可为百世师,风操一何劲!”
【频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符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毗賔切,音顰。《玉篇》急也。《廣雅》比也。《詩·大雅》國步斯頻。《傳》頻,急也。《箋》頻猶比也。國家之政,行此禍害比比然。又姓。《風俗通》漢有酒泉太守頻暢。又《說文》水厓。《徐鉉曰》今俗別作水濵,非是。《詩·大雅》池之竭矣,不云自頻。《傳》頻,厓也。《箋》頻,當作濵。又與顰同。《易·復卦》頻復厲无咎。《註》謂頻蹙之貌。又果名。《前漢·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仁頻,幷閭。《註》仁頻,賔榔也。頻或作賔。漢典考證:〔《詩·大雅》地之竭矣,不云自頻。〕 謹照原文地改池。 考證:〔《
【望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巫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無放切,音。《說文》出亡在外,望其還也。从亡,朢省聲。《釋名》望,惘也,視遠惘惘也。《詩·邶風》瞻望弗及。又《詩·大雅》令聞令望。《疏》爲人所觀望。又《孟子》望望然去之。《趙岐註》慚愧之貌也。《朱傳》去而不顧之貌。又《博雅》覗也。《韻會》爲人所仰曰望。又責望。又怨望。又祭名。《書·舜典》望于山川。《傳》皆一時望祭之。《公羊傳·僖三十一年》望者何,望祭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武方切《正韻》無方切,音亡。義同。《詩·小雅》萬夫所望。《釋文》協韻音亡。又《釋名
【极】《唐韻》其輒切《集韻》極葉切,音笈。《說文》驢上負也。《篇海》爲木版跨驢背以負物者。又《廣韻》巨業切,音跲。极插也。(極)《唐韻》渠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竭憶切《正韻》竭戟切,禁入聲。《說文》棟也。《徐曰》極者屋脊之棟,今人謂高及甚爲極,義出於此。又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極。《易·繫辭》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。《註》無稱之稱,不可得而名也。又皇極,大中也。《書·洪範》皇建其有極。《疏》人君爲民之主,大自立其有中之道。又北辰曰北極,老人星曰南極。《書·舜典·正義》引《王蕃·渾天說》曰:北極出地三十六度,南極入地三十六度
【空江】寂静的江面。唐张泌《洞庭阻风》诗:“空江浩荡景萧然,尽日菰蒲泊钓船。”唐贾岛《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》诗:“山鐘夜渡空江水,汀月寒生古石楼。”元揭傒斯《楚山秋晚》诗:“老树风生舟正泊,空江日落雁初飞。”汉
【觉】〔古文〕覐《唐韻》古岳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訖岳切,音角。《說文》寤也。《廣韻》曉也。《書·說命》念終始典于學,厥德修罔覺。《公羊傳·昭三十一年》叔術覺焉。《註》覺,悟也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且有大覺,而後知此大夢也。《白虎通》學之爲言覺也,悟所不知也。又發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求賢詔》有而勿言覺免。《註》發覺者,免其官。又明也。《左傳·文四年》以覺報宴。《註》以明報功宴樂。又大也,直也。《詩·小雅》有覺其楹。《傳》有覺,言高大也。《箋》直也。《左傳·襄二十一年》夫子覺者也。《註》較然正直。又《釋名》告也。一
【损】〔古文〕扻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蘇本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鎖本切,孫上聲。《說文》減也。又卦名。《易·損卦》損下益上,其道大行。《疏》下自減損,以奉於上也。又傷也,貶也,失也。zdic.net漢典
【神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食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乗人切,音晨。《說文》天神,引出萬物者也。《徐曰》申卽引也,天主降氣,以感萬物,故言引出萬物。又《皇極經世》天之神棲乎日,人之神棲乎目。又神明。《書·大禹謨》乃聖乃神。《孔傳》聖無所不通,神妙無方。《易·繫辭》隂陽不測之謂神。《王弼云》神也者,變化之極,妙萬物而爲言,不可以形詰。《孟子》聖而不可知之謂神。又鬼神。陽魂爲神,隂魄爲鬼。氣之伸者爲神,屈者爲鬼。又諡法。《史記》民無能名曰神。又姓。漢騎都尉神矅。又升人切,音伸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神荼副焉。《註》海中神名。神,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