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光艳冶,游人踏绿苔

春光艳冶,游人踏绿苔

诗句读音
游人踏绿苔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
韵脚:上平十六咍
拼音: yóu réntàlǜ|lùtái|tāi
春光艳冶平仄:平 平 仄 仄
拼音: chūn guāngyàn yě

春光艳冶,游人踏绿苔释义

【游人】无产业的流浪者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相刺》:“古者经井田,制廛里,丈夫治其田畴,女子治其麻枲,无旷地,无游人。”2.流民。指无田可耕,流离失所的人。《新唐书·韩琬传》:“夫流亡之人非爱羈旅、忘桑梓也,歛重役亟,家产已空,邻伍牵连,遂为游人。”3.游玩的人。宋苏轼《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》:“桥上游人夜未厌,共依水槛立风簷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二回:“此时天气寒冷,游人絶少。”郁达夫《临平登山记》:“龙洞道观的所以得至今庙貌重新,游人争集者,想来小康王的功劳,一定要居其大半。”1.闲散的人

【踏】《廣韻》他合切《集韻》託合切,音塔。《玉篇》足著地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達合切,音沓。踐也。《說文》本作蹋。今文作踏。或作蹹。《郭茂倩·樂府》有踏歌詞、踏歌行。

【绿】《廣韻》力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龍玉切,音錄。《說文》帛靑黃色也。《釋名》綠,瀏也。荆泉之水於上視之,瀏然綠色,此似之也。《詩·邶風》綠兮衣兮。《博》綠,閒色。又《詩·衞風》綠竹猗猗。《傳》綠,王芻也。《釋文》爾雅作菉。

【苔】《唐韻》徒哀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堂來切,音臺。蘚也。《淮南子註》靑苔,水垢也。《陸龜蒙·苔賦》高有瓦苔,有澤葵,散岩竇者曰石髮,補空田者曰垣衣,在屋曰昔邪,在水曰陟釐。《述異記》苔,又名重錢,呼爲宣蘚,南人呼爲姤草。 《集韻》亦作菭。

【春光】的风光、景致。南朝宋吴孜《春闺怨》诗:“春光太无意,窥窗来见参。”宋杨万里《题广济圩》诗之三:“诗卷且留灯下看,轿中只好看春光。”清黄遵宪《遣闷》诗:“花开花落掩关卧,负汝春光奈汝何。”毛泽东《采桑子·重阳》词:“一年一度秋风劲,不似春光,胜似春光。”2.指岁月,青春。唐鲍溶《秋思》诗之一:“燕国有佳丽,蛾眉富春光。”明高明《琵琶记·官媒议婚》:“绣幕奇葩,春光正当十八。”清李渔《意中缘·拒妁》:“只怕这有限的春光,顺风儿吹得过去,逆风儿吹不转来,那时节休懊悔也。”3.指消息(多指男女私情)。清洪昇《长生

【艳冶】“艷冶”。1.艳丽妖冶。多形容女子容态。南朝梁庾肩吾《长安有狭斜行》:“少妇多艳冶,花鈿繫石榴。”唐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﹝李娃﹞明眸皓腕,举步艳冶。”清余怀《板桥杂记·丽品》:“董年,秦淮絶色,与小宛姊妹行;艳冶之名,亦相頡頏。”2.指美女。唐吴少微《怨歌行》:“君王厌德不忘新,况羣艳冶纷来陈。”元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一折:“只疑洞府神仙,非是人间艳冶。”3.谓物之美丽鲜明。五代齐己《酬元员外见寄八韵》:“艳冶丛翻蝶,腥膻地聚蝇。”宋王禹偁《五哀诗·故尚书虞部员外郎知制诰贬莱州司马渤海高公》:“因仍歷五代,